针对近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连续出现的空气污染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对污染成因进行分析。他表示,除了气象条件外,污染物排放相应增多,叠加冬季采暖影响,污染物排放量处于高位是造成此次污染的重要原因。他说,预计11月18日污染结束。(11月17日《法治日报》)
每到供暖季节,有关供暖与环保的话题,成为热议焦点。北方开始集中供暖,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诱因之一。此前有检测结果表明,烧煤供暖的中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水平高于中国南方。这就将环保话题与供暖话题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不可否认,过去,每到供暖季,北方雾霾指数迅猛飙升。为降低燃煤污染,北方要求使用优质煤,北京更是全面进行了“煤改气”工程。在2017年供暖季前,总投资近500亿元人民币的北京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实现全面投运后,新增清洁发电能力724万千瓦,替代燃煤装机287.5万千瓦,相应每年减少燃煤920万吨。根据测算,相比现有燃煤机组污染物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发电,每年可净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000吨、净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9000吨、净减少粉尘排放3000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使用优质煤仅是次优选择,实现居民供热锅炉无煤化,环保效果才能更佳。在这方面,北京走在了北方其他供暖地区的前列。据统计,目前北京市清洁能源供热占比已达97%以上,基本实现居民供热锅炉无煤化。我们在反省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给城市带来灰暗雾霾天气之时,不能忽视了因不正确供暖,对PM2.5作出的不良“贡献”。作为普通市民,应该看到取暖、吸烟、烹饪推高PM2.5背后的理性与科学,并且能够采取切实的行动来予以改进与完善,以期待通过自己的力量,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采暖致雾霾加重,倒逼清洁供暖全覆盖。实行集中供暖,不能缺少对环保的考量。市民取暖固然重要,但呼吸新鲜空气显然更重要。一些北方城市,应借鉴北京做法,摒弃烧煤供暖方式;冬季清洁取暖,应因地制宜,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多措并举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同时,应尽量压缩集中供暖时间,减少供暖给空气造成的污染。另外,与其实行集中供暖,不如给市民发放“取暖补贴”,让市民自行选择比较环保的取暖方式。若想成为清新空气的享受者,首先不要做PM2.5的“贡献者”,要选择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文/张西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