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太行山脱贫见闻:又见磨子沟
中国新闻网 2020-11-13 17:33

地处冀晋交接地带、太行山中段东麓的磨子沟,夹在两道山梁之间,如磨盘悬挂在太行山上。“又见磨子沟”,是村口影壁上的迎客语。

此间的太行山,山川竞秀,层林尽染,枝头挂满黄灯笼的柿子树点缀其间。村口广场上,正晒着刚加工完的萝卜条。这些过去为冬日解决蔬菜不足自备自用的菜干,如今也是进山游客的“抢手货”。

这是记者又一次到访。源起石家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采访,自2012年起中新社记者开始关注这里。笔下,有数年前出行的骡车、见不到肉的大锅菜,也有今年春节时的好酒好菜、平板液晶电视。

刚刚吃过午饭的梁三片,正在村里遛弯。中午“馏的馒头、热的菜”,让他笑言现在“日子不赖”,守着大山也能过上好日子。

这或是“八百里太行”最深处村庄之一,周边村子多以“沟”字命名。土地贫瘠稀少,过去多靠天吃饭。走出大山,过得温饱富足,曾是许多磨子沟人打小的心愿。

回忆外出经历,68岁的梁三片感慨颇多:很小就懂得“出山才有奔头”,十几岁走出大山“就盼着能填饱肚子”。下井挖过煤、开山放过炮,工作几经变化,几乎都是干苦力。

随着年龄增大,梁三片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年近不惑时,为照顾家中老人,并未攒下钱的他,无奈重回磨子沟。

村里年轻人争相往外走,外面女人不愿嫁进来,磨子沟也成了附近有名“光棍村”。后山庙相传灵验,很长时间一代代磨子沟人默默许下过上好日子的心愿,但虔诚祈福并未带来生活的富足。

梁三片父亲年轻时,曾下山当过铁匠,后因战乱等原因被迫回山。大山两头,一边有梦想,一边是乡关。这种仿佛宿命式的轮回,在他们父子心中始有不甘。

数年前,中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这个曾被认为当地最偏僻、最落后的地方,也正在发生着变化。对磨子沟开展定点帮扶的民建石家庄市机关三支部,协助村里打造了特色民宿“梁家大院”。这是村里“新地标”,也全村人相聚的大食堂和精神家园。村里乌鸡和黑山羊等特色养殖及旅游,让村民不再仅靠种田吃饭。

作为“见过世面”的磨子沟人,梁三片感慨自己比父亲幸运,年轻时卖苦力也没实现奔富梦,“现在老了,倒是天天吃上了大米、白面,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他现在相信,守着穷山也能过上好日子。

革命老区平山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近年,当地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消除绝对贫困。平山所在的河北省,截至2019年底,历史上首次消除了区域性整体贫困。

曾外出搞过建筑的梁怀民,在走出大山多年后又独自回到磨子沟。如今已57岁的他养鸡、种菜、承包果树……此间劳作,已不再只为养家糊口。

“想吃什么,自己摘。”村口白菜地干农活的梁怀民搓了搓手中的泥土,憨厚地笑着说。一旁田埂上,堆放着前段时间起萝卜剩下的萝卜缨子。

重新过上山里日子的梁怀民说,孩子们现在都已在山下成家,这里山好、水好,早已不愁温饱的他喜欢待在这里。

在他看来,现在村民生活变好了,温饱早已不愁。沟里人吃饱穿暖很知足,从心底感谢国家的政策好。田间劳作之余,还会自发进行护林防火,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

过去由于道路难走,深藏在大山中的磨子沟鲜有人知。如今,这个距离中国革命圣地西柏坡约50公里的小山村,随着旅游等产业的发展、道路的修建,渐渐有了知名度,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刘改枝老人欣喜看到,曾经不愿回村的孙子,经常带着朋友来。从磨子沟走出去的大学生梁平云,也准备考驾照。她打算毕业后回村发展,她说,这里有她的家和根。

如今,磨子沟常住人口仅剩9户14人,平均年龄70岁。相比一些村庄,今天这里或许还没那么富裕,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因病等原因返贫,也成了当地干部民众依然要努力的事情。

村里人常说,从贫穷落后到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来之不易,对于现在的生活,他们很知足,也很感恩。闲聊间,他们的眼神常会望向山下,期待着进山的新客人。

文/鲁达 李茜 郝烨 陈林

编辑/董伟

相关阅读
美丽中国 | 飞阅中国|壮美太行山
新华社 2024-07-27
四代13人接续从教83年 见证太行山教育变迁
中国新闻网 2023-09-10
《太行山》特种邮票将发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1
太行山上“孤勇者” ,绝壁开出“愚公路”
新华每日电讯 2023-05-05
图片故事 | 青春梦想在太行山巅绽放
新华社 2023-04-27
美丽中国 | 鸟瞰太行山
新华社 2023-03-23
邓小岚,耕耘在太行山的音乐教育志愿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2
美丽中国|壮美太行山
新华社 2021-09-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