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各国对于电子烟的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强。但强压之下,仍有商家枉顾政策。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大量国家全面禁止或严格限制电子烟销售。有明确立法或正式宣布禁止销售电子烟的国家或地区已超过40个,如巴西、新加坡、印度等。此外,包括世界最大电子烟消费国美国,以及欧盟在内的60余个国家和地区将电子烟视同烟草制品进行严格管制。
我国国家烟草专卖局已经明确指出,电子烟属于新型烟草制品,是作为卷烟等传统烟草制品的补充。近年来,全国各地出台或修订控制吸烟条例,将控烟范围扩大到室内,把电子烟纳入室内禁止吸烟范围,并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由于电子烟产品多通过“时尚”“健康”广告吸引年轻人,线上线下销售不看身份证。监管一再调整政策却难以阻止电子烟向未成年人蔓延。
2019年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全面叫停电子烟网上销售和广告宣传。《通告》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据了解,线上平台是电子烟销售的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一度占据超过80%的比重。监管要求关闭线上销售渠道使电子烟企业产生强烈震动,加上疫情的影响,电子烟企业加速洗牌。为谋求生存,一些电子烟代理商尝试加入直播带货行列,但很快就被平台封杀,监管也再次出手。
2020年7月14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为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电子烟市场专项检查行动方案》。要求通过专项检查,全面清理互联网电子烟售卖,全面强化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据财新网报道,7月至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开展电子烟专项检查行动,各地监管部门共删除电子烟短视频、自媒体电子烟销售链接23052条,敦促企业或个人关闭及撤回电子烟销售及广告链接4995条、虚假违法电子烟广告260条。
针对互联网销售渠道,两部门约谈电子烟及互联网企业136家,督促企业建立自主清理机制并签订《经营承诺书》;针对线下渠道,各地共对34168家电子烟实体店和1036台自助售卖机开展拉网式检查,清理未成年人集中区域自动售卖机等。
隐秘处仍难 “断电”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重拳之下,仍有商家打擦边球,通过线上渠道售卖电子烟产品。记者通过淘宝、京东平台输入“电子烟”不能搜索出相关产品,而通过搜索与“电子烟”相关联的词语,如“戒烟器”“替烟”“悦刻旗舰店”等便能找到相关产品,但其售卖方式相对隐蔽。
在京东上,售卖电子烟的商铺表示,“由于电子烟线上无法销售更多产品,加威(微信)咨询专属客服。”淘宝店铺的回答相似,但并未说明电子烟无法线上销售,表示“由于商品特殊性,请您+V了解详情,详聊以后可以淘宝下单。”
记者添加客户微信后,向客服咨询了相关产品问题。京东上的商铺表示,只能通过微信下单,并且没有京东店铺上面的价格优惠。随后,记者通过该店铺页面直接下单并付款成功,过程中页面没有提示任何内容,淘宝店铺则可以通过微信或淘宝直接下单。
此外,记者注意到,目前仍有微商通过微信渠道售卖产品,而在微博上搜索国产电子烟相关品牌,很容易就能找到微商的微信账号。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这种情况,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再停留于巡查和警告,必须依法依规加大力度惩处,尤其对于电子烟头部企业,管控其销售行为,割断线上营销网络;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敦促各类市场主体担起社会责任,养成良好的经营自觉。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范辉 李自曼
编辑/范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