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上午,乌鲁木齐-北京的Z70列车上,一名身患“间质瘤”前往北京求医的重病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在列车广播求助后,来自北京的骨科医生刘崇志和他的3名同伴对该患者进行了40余分钟的接力急救。随后,列车就近停靠在陕西定边县车站,当地120急救车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10月8日下午,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定边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该患者最终没能挺过来。刘崇志医生在获悉患者死亡的消息后表示非常惋惜,并提醒广大前往北京就医的患者,在进京就医的路途中要做好应急措施保障生命健康。
Z70列车上进京求医患者突然失去意识
“乘客朋友们,4车厢下铺有一位乘客突然病重,哪位乘客是医生,请前往帮助!”10月7日上午,乌鲁木齐-北京的Z70列车车厢里突然响起了求助广播。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正在吃早餐的刘崇志听到广播后放下了手中的方便面,起身向4车厢走去。
“我们是一群中国狮子联会北京代表处的朋友出来做慈善徒步,刚徒步完108公里准备回京,我一路上一直也负责团队的医疗保障,没想到回程的列车上遇到需要急救的乘客。”刘崇志回忆,当他带着简单的医疗设备来到4车厢时,患者已经失去了意识。“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从身体条件看已经相当虚弱了,问了家属才知道是患有‘间质瘤’准备前往北京求医。”
为了唤醒乘客,刘崇志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针灸,几针之后患者渐渐恢复了意识。而通过对家属的询问,他了解到病人失去意识很可能是因为家属使用药物时的疏漏。“我们到场的时候病人手上有留置针,家属正在给病人输白蛋白。可能家属认为白蛋白就像营养液或者葡萄糖一样,但是实际上白蛋白的输液需要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就很可能会出现休克。”
4人协作列车上展开40分钟心肺复苏急救
虽然患者渐渐苏醒,但是危机却并没有解除。经过测量刘崇志发现病人的血压不到60,随时仍然有休克的危险,必须马上进行进一步的抢救。“列车上可用的医疗设备实在是有限,我就赶紧与列车长商量希望能在最近的车站联系120救护车,送病人到医院进行抢救。”
而就在列车长去协调就近停车送医时,患者再次失去意识,心脏骤停。刘崇志与闻讯赶来的中国狮子联会北京代表处的3名同伴两两一组开始展开心肺复苏。“比较幸运的是,我们这次同行的同伴们,除了我是医生,还有一位此前在急诊室做了十多年护士的方烨女士,以及另外两位持有急救证书的兄弟康慨和赵金祥。”
此时,列车距离可以停靠救治的下一站定边县还有40多分钟。刘崇志和康慨先对患者进行了第一轮心肺复苏。康慨按摩病人心脏,刘崇志则为患者进行口对口呼吸。近20分钟以后,赵金祥接替已经体力透支的刘崇志为病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烨则接替康慨为病人做心脏按摩。“当时患者躺在下铺,那个环境做心肺复苏是相当吃力的。好在我们人手还比较充足,才能撑了40多分钟。当时就想着不能停一定要坚持到救护车来,而且病人的瞳孔还没放大,我们一定不能停止抢救。”
医生建议进京就医途中做好应急措施保障安全
经过列车长与定边县120急救中心的紧急联络,救护车紧急赶到了定边火车站。10月7日上午10时许,列车停靠在了定边站。刘崇志回忆,由于救护车无法开上站台,只能由医护人员拉着一辆担架车将病人运送到停在车站口的救护车上。
“当时方烨一边跟着担架车跑一边给患者做心脏按摩。她一位女士,还刚刚走完108公里徒步,脚上全时水泡,但是她一点也没犹豫。我们当时都准备跟着救护车去医院,是列车长拦住了我们。后来列车又开动了,我们就与患者失去了联系。”刘崇志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10月8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定边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虽然刘崇志和同伴们在列车上对患者进行了全力抢救,但是患者到达医院时已经没有了心跳,最终没能挺过来。
在得知患者最终死亡的消息后,刘崇志表示非常遗憾。“没能救回这条生命我们都很难过。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我也想给很多想从各地来北京就诊的患者一点建议。一方面,很多重症的患者不建议拖着病体一路颠簸来求医,现在远程诊疗技术很发达,也可以申请专家去当地诊疗。另一方面,如果一定要亲自前往,那么路途中的医疗急救措施一定要备好,最好有医护人员陪同,并且尽量选择较为快捷的交通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卓雅
编辑/董伟
校对/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