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历史 | 细数古代中国的王族豪绅墓,第七个最霸道
中国国家地理+ 2020-09-24 13:00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史记》留给中国人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认知体系。但是当考古学进入中国后,这个体系受到强烈冲击,既有被证实的,也有被质疑的,还有被刷新的。

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百余年的考古发现,勾画出了直立人到现代人的演变进程及其所创造的文化的发展脉络,也梳理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考古实证告诉我们:中华文明既有吸收,又有融合。而墓葬,尤其是皇家、王侯、富绅的豪华大墓所出土的文物,往往具备印证时代属性的意义。

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家族、传奇的个人经历,他们的身后事也大多是辉煌而引人瞩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7座古代王族豪绅的豪华墓穴以及它们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

睡虎地秦墓

简牍的出土,填补了了解秦国法律、社会面貌的空白。

1975年12月,湖北省一座名为云梦的小县城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12座战国至秦代的墓葬在一片名为睡虎地的土地下,静静躺了两千多年。编号M11的秦代棺椁内一副尸骨保存较好:男性,40多岁。就在他的身体四周密密麻麻地铺放了1155枚简牍,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

时间跨度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这是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秦代简牍!

后来,它们被称作“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

在此之前,我们通过什么来了解秦帝国?

传世文献比如《史记》告诉了我们秦国的历史发展,在睡虎地秦简发现的前一年,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世,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文物诉说秦国的只言片语……

但是,对于秦国法律、社会、经济的具体面貌几乎一无所知。

这1155枚秦简上的几万字,便填补了这些空白。其中有中国现存最早的法律条文、最早的勘验程式,同时出土的另一座M4秦墓中有最早的家书。

四明史氏家族墓地

解析南宋王朝宰相世家的权力游戏。

南宋时着名的宰相世家史氏家族的家族墓地,位于宁波鄞州区的东钱湖畔,神道上的石雕历经八百年时光保存至今。

穿行在黄梅山上,穿行在一件件南宋石雕之间,穿行在史家人的墓道之上,回忆着那些史家故事,想象着那个半壁江山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林间的风在耳边轻啸而过,似乎想要诉说些什么。

自宋徽宗以降的160年间,这个家族共有数十人高中进士,三人官至丞相,六人官至六部尚书,超过二百人在朝廷内外担任官职。

下图中,家族第六代成员史涓的神道旁绿树丛生,两尊上部残损的文臣武将石像生矗立雨中。

史氏家族曾经的繁华也如这两尊石像生一样,只剩下斑驳残迹,供后人追忆。


苏禄王墓

明初外邦国王来朝,归国途中病逝,心慕中华,就地安葬。

在德州城北安葬着一位来自异国的国王——苏禄东王。

苏禄,是古代菲律宾南部的一个岛国,位于今天的苏禄群岛。

明初,这位东王来访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德州,因心慕中华而就地安葬。迟至今日,昔年的守墓人已定居在此整整600年,犹存的苏禄王墓,已成为一种美好邦交关系的见证。

明代永乐年间,随着郑和下西洋远播德化,外邦入华朝贡之风愈演愈炽,来自46个国家或地区的来华使节,多至318次。

在这个背景下,苏禄国也多次访华。明初,中苏交通须绕行整个南海直到明后期航海技术发展,才开发出由泉州、漳州直下吕宋,进至苏禄的航线。

满城汉墓

中山靖王刘胜墓,长信宫灯、金缕玉衣……极致奢华。

随身佩剑,是中国古代炼钢术的杰出成就。

据《史记》、《汉书》记载,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立为中山王,在位42年,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是中山国第一代王。

刘胜墓随葬品中的铜器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铸工精湛,其中很多铭刻“中山内府”,如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错金银鸟篆文壶、鎏金银蟠龙纹壶、鎏金银镶嵌乳钉纹壶、骑兽人物博山炉和各种灯具等都是难得的艺术瑰宝。

下图这把精美的钢剑,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它以块炼铁为原料,经反复锻打而成。它的刃部经过淬火,坚硬而锋利,而没有淬火的剑脊又保持着良好的韧性。

除了成熟的钢剑制作技术外,此剑的剑身还嵌着金片花纹、剑格饰兽面纹,堪称精致华丽。

(摄影/柳叶氘)

殷墟遗址墓葬

直观展现商王朝奴隶制度、埋葬习惯、生产水平是中国古代文明史所遗留的辉煌篇章。

许多代以来,殷墟的名字一直在历史上忽隐忽现,它被传说为商王河亶甲的城,建于洹水南岸……

这个传说已经无限接近真相,然而直到清末甲骨文被人发现,安阳小屯才被确认是殷墟所在商代历史自此成为信史,在殷墟的的墓葬和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人骨。

多数学者都认同商族人属于蒙古人种,其族源地在今太行山以东的豫北冀南,即邢台、邯郸、安阳这一广大地区。

根据体质人类学家的研究这些商族人的身材,远不如今天华北地区的人们高大,男性多在1.55米至1.65米,女性多在1.60米以下,寿命也很短,男性大约33岁,女性则是29岁。

至于那些体质特征明显不同的人骨则被认为是商王朝,从国土以外掠来的平民或战俘——在商王朝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中。

这些人构成了商王朝的最低阶层即所谓“奴隶”阶层的主体,他们生时屈辱劳作,死时更加悲惨,被“人殉”或“杀祭”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最终命运。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殷墟为何对年轻人有这么大吸引力?这里有答案
人民日报 2024-11-09
历史|从一个家族的历史看到二十世纪大历史的缩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7
丰收中国,生机勃勃——写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人民日报 2024-09-22
以医者仁心守护健康中国 写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
新华社 2024-08-19
面积最大古代竹席、年代最早楚式升鼎……武王墩墓越挖越“宝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7
发掘进度如何?出土文物有多少?“追更”武王墩墓考古发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6
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清涧寨沟遗址等入选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02
见证秦统一历史进程 《寻古中国·云梦记》开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