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为儿童的房子:不仅是活泼
世界建筑 2020-08-23 11:22

北沙幼儿园,江苏,中国

Beisha Kindergarten, Jiangsu, China, 2018

建筑设计:Crossboundaries建筑事务所

外景(摄影:吴清山)

村庄里的“村庄”

近年来,江苏省率先开始在全省推动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发展,包括教育资源一度欠缺的乡村地区。2015年,阜宁县政府委托Crossboundaries建筑事务所为其下辖的北沙村设计一所中心幼儿园,以缓解当地幼教资源不足的问题。

外景(摄影:吴清山)

阜宁县背倚苏北平原,面临苏中水网,自古崇文重教、尊道厚德,素有“江淮乐地”之称。如今,四时变化的农事仍是当地人主要的生产、生活内容之一。广阔的沃野托举起其上星罗棋布的房屋和其他人工建造物。

前往北沙的一路上,窗外是一望无际的丰饶平原,薄雾笼罩的地平线偶尔被成排的树木和房屋中断。这就是江苏农村大体的面貌:平坦、无边的风景,正如其上的天空一样广袤无垠。而一旦你步入村中,一马平川的感觉立时就被消解。随处可见的高大树木将天空与田野切割成拼贴画般的背景;通过这些天然“柱廊”走向村中房舍时,会有桃源探秘般的新奇感。村庄周边的林木,同那些坡顶、砖墙的两三层农舍搭配起来,是那么和谐。

如此景致,就成为Crossboundaries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北沙幼儿园生长、扎根的微观环境。

呼应江苏平原乡村的原生肌理(摄影:吴清山)

“迷你村庄”

本次设计的关键点是对尺度的把控。我们设计的组团式建筑,用若干“小屋式”结构分解了幼儿园所需的总建筑体量,并以一片多功能的户外活动场将每栋“小屋”集结在一起。这种室内外密切衔接、高度混合的空间关系,不仅呼应了乡村的原生肌理,对儿童早期教育而言更是十分重要的场所环境。正如“中国现代幼教之父”陈鹤琴所言:“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儿童需要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而空间的设计者要为孩子们营造这种环境,创造这些机会。 

这座“小屋式”幼儿园更像缩小版的村庄,亲切的尺度带给孩子们自小熟悉的感觉;趣味的空间关系又带来新奇感,鼓励孩子好奇探索。来到幼儿园,他们或许首先会注意到中央的主活动场;随后,当他们漫步到“小屋”之间,就会发现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小小的神秘乐园,可以自由自在地学知识或捉迷藏,就像在村里一样。 

在附近村镇考察时,我们也曾见到很多典型的“教学楼式”幼儿园——隔绝环境、局限视野的大体量高层立方体,以及高度重复的单调立面,将一种相对孤立的“都市逻辑”植入了乡村既有的空间语境,像个外来的闯入者,而不是令孩子们感到熟稔、自在和温暖的“第二家园”。当地众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同当今全国各地的乡村青壮年一样,选择季节性地外出打工,错过了自己孩子成长的大部分时光。所以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幼儿园确实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起伏的屋顶如置身山谷,让孩子们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周围(摄影:吴清山)

探索之乐

二层步道的功能,不仅连通着各个区域,也是孩子们的活动平台。上到二层平台,孩子们的目光会立刻被起伏的坡屋顶吸引,忽有置身山谷的感觉,树冠也几乎触手可及。视角的小小转变,就能使孩子们换一个角度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拓展他们日常的空间体验。

起伏多变的屋顶(摄影:郝洪漪)

立面材料选用了本地随处可得的老青砖和白色灰泥,每栋“小屋”的面貌都不尽相同。在房屋的底层开设了多处相互对望的方窗,为每栋建筑与每处小庭院之间建立起视觉联系,移步换景,将别处的活动引入视野,形成通透、有趣的室内外关系。

外立面(摄影:郝洪漪)

自2018年建成以来,这座幼儿园不仅是孩子们的乐土,亦成为村中居民喜欢的社交场所。父母或祖父母们聚集在此,在接送孩子之余,有了更多融洽的交流。

内景(摄影:吴清山)

编辑/赵晓力

相关阅读
“双减”不仅是教育系统的事
经济日报 2022-07-31
小小平板电脑为乡村小学带来的不仅是欣喜
光明日报 2021-11-13
为儿童的房子 | 低地瓦尔道拉幼儿园
世界建筑 2020-10-02
为儿童的房子 | 农业幼儿园
世界建筑 2020-09-20
为儿童的房子 | 心蒙·蒙特梭利幼儿园
世界建筑 2020-09-18
为儿童的房子 | KO幼儿园
世界建筑 2020-09-17
为儿童的房子 | 未来儿童中心
世界建筑 2020-09-16
为儿童的房子 | Muku托儿所
世界建筑 2020-09-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