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雷州市调风镇高考生曹某实际高考分数为235分,却花钱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骗家长,后被戳穿,引发热议。据报道,网上有多名卖家声称制售假高校录取通知书,价格从180元到200元不等。律师称,伪造印章既可能涉嫌治安违法,也可能涉嫌犯罪,区分的关键在于社会危害性,即所造成的后果严重性。
弄张假录取通知书糊弄家长,本就是犯傻,这位低分考生竟花钱伪造了清华录取通知书,真是无知无畏。即使没有那些显而易见的破绽,迟早也会穿帮。一夜之间,从“全村希望”变“全网笑柄”,该考生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惨痛代价。如此弥天大谎,家长竟轻信了。
面对这场彻头彻尾的闹剧,一味调侃、揶揄考生及其家长,未免有失厚道。假清华录取通知书哪来的,是更值得深究的问题。据报道,只要花上一二百元,一些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随意挑选、快递到家,既可单独定制,又有“套装”,录取通知书上均盖有相应学校的印章。当然,印章是假的。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的相关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事业单位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行为,轻则涉嫌治安违法,公安机关可以给予行政拘留、罚款的处分;重则涉嫌刑事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可见,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大学录取通知书不是小事,甚至可追究刑责。
考生曹某购买假清华录取通知书的行为无疑涉嫌违法,但是,由于谎言很快被揭穿,事件被及时制止,未造成严重后果,可从宽从轻处理。公安机关可依法依规对考生进行批评教育,但不能轻易放过背后的不法商家,应“顺藤摸瓜”,查找假清华录取通知书的源头,并依法惩处。
买卖录取通知书并非个案,若没有一定的需求,也不会成为一门生意。既然大学录取通知书可以造假,毕业文凭等各种证书、证件也不例外。考生买个假录取通知书,为显摆、逞能,暂时哄骗父母,如同魔术道具,都知道不能当真。但如果是购买假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呢?现实中,“假证真用”更非个案。
假证市场的泛滥、猖獗是一个长期存在、屡打不绝的社会顽疾。近年来,这条黑色产业链“傍”上网络后,造假成本更低、违法收益更高、作案方式更隐蔽。这次伪造清华录取通知书闹剧无非再次揭开了假证市场的冰山一角。虽然制售假印章、假证件的犯罪活动屡受打击,但假证乱象仍令人触目惊心,打击假证依旧任重道远。
回到本次闹剧上,舆论不必苛责这个学生,不妨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据报道,曹某离家出走后已被找到,他已经付出了沉痛代价后。接下来就该是追查制售假录取通知书的不法商家了。
文/陈广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