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工作近日不断传出好消息。继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分别公布一、二期临床阶段性成果之后,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已被授予专利权。
与此同时,国药集团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也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联合检查,具备了使用条件。国药集团董事长向媒体披露,临床三期实验已经开始,实验结束后,灭活疫苗就可以进入审批环节,预计今年12月底能够上市。
疫苗研发频传的捷报预示着,我国在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重大成果的同时,在战胜疫情的决定性环节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疫苗被看做是战胜病毒的“杀手锏”。全球超过130个专家小组正在日以继夜攻关,在不同技术路线上加速推进疫苗研发,以期早日攻克新冠肺炎这一堡垒。在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中国科研团队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严谨求实的态度尤其值得称道。
为攻克新冠肺炎病毒这个我们十分陌生的对手,疫苗研发无疑迫在眉睫,但研制过程却不可急功近利,必须将各项基础性工作做扎实。为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疫苗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5项指导原则,为我国新冠疫苗临床研发提供了可参考的国家级技术标准,对规范新冠疫苗研发、临床试验、上市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标准化的规范,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冠疫苗研发工作,保证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时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指导原则明确,当基于疫情形势、研发周期等客观情况,需加快研发进度时,可考虑采取合理设计缩短临床试验的总体时间,也需根据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进行调整,必要时放慢研究速度。这种在试验设计时可采用“加速”的方式,但在试验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风险适度“减速”的要求,既符合国际医学惯例,又是对疫苗产学研团队的及时提醒。
毕竟,与疫苗的上市时间早晚相比,安全可靠才是最重要的。正是凭借着这种严谨求实的态度,我们才收获了疫苗研发的捷报频传。
在为抗击疫情第二战场战绩连连鼓掌喝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抗疫一线依然不容乐观的形势。全球新增病例数居高不下,输入性风险仍旧较高;复工复市、复学复游之后人员聚集场景和流动性明显增加,个别偶发本土病例时有所见,内防反弹压力加大;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将至,多种因素互相叠加。巩固和保护来之不易的国内疫情防控成果,仍需全民继续努力。
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戴口罩,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严格遵守的抗疫法宝。在新冠疫苗尚未问世之前,注射流感疫苗也是有助抗疫的方法之一。北京市卫健部门相关负责人提醒,流感症状某种程度和新冠肺炎的症状极其相似。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一部分流感病例的发生,也有助于减轻新冠肺炎防控的压力。
疫苗研发捷报增强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也严肃地提醒我们,疫情防控仍然任重道远,现在远没到可以放松的时候。
文/栗玉晨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