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幕 90后成观影主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8-03 17:15

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8月2日落幕,本届电影节取消了评奖,采取疫情防控措施,每场售票率30%、每个影厅每天放映不超过4场,展映影院数量减少,但展映中外电影仍然达到了322部,世界首映、国际首映、亚洲首映和中国首映占232部,在29家电影院共放映1146场,观众为147502人次。购票人群中,上海地区占71.3%,其次为3.4%的杭州,第三为3.0%的北京。20岁至29岁的“90后”,以占比56.8%,成为观影队伍中的绝对主力。

电影节开票日正逢全国影院恢复开放首日。两件中国电影的大事交集于一天,释放了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电影迈出再出发第一步的信号。当天,影院展映电影票在两小时内被几近售罄。工作人员迅速寻找海内外片方争取授权加场,但是,80多个加场的电影票也被秒抢。显然,人们的观影热情已被激发。

尽管疫情给全球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打击。然而,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以线下线上方式进行的金爵电影论坛、电影学堂等场合,国内外电影人吐露心声、提出建议、阐述观点、交流创意,氛围依然热烈。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若清告诉大家,疫情期间一直在抓紧创作,如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以及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影片,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四部影片,以武汉人民抗疫为题材的影片,一系列纪念建党一百年的影片等,都没有停顿。他表示,疫情期间就坚信电影院总会有开放的那一天,所以边抓创作,边抓紧放映准备,“宣布影院恢复开放后,我们马上进行35部电影的拷贝复制和向全国影院的硬盘发放、密钥配置,还刚刚推出了1亿元的400万张观影券,发放给医务工作者、参加高考和中考的学子。”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儿介绍道,为应对疫情,今年3月上影集团发起成立十亿元纾困基金,帮助企业共度难关,“我们没有浪费时间,用三个月完成了上影‘十四五’发展规划。电影节期间,发布25部影视作品项目,其中有12部是故事片。”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说:“疫情没有让我们停顿,反而给了我们创作的准备、打磨和筹划时间。”

主讲电影学堂的中外名家有中国导演贾樟柯,美国编剧、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法国编剧、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日本导演河濑直美与是枝裕和,菲律宾导演拉夫·迪亚兹等,除了贾樟柯来到上海之外,其余名家通过社交视频平台与听众线上交流。他们除了对上海国际电影节使他们重新面对同行和影迷发出“久违的重逢”感慨之外,也纷纷介绍了疫情期间并未停顿电影创作的经历。

菲律宾著名导演拉夫·迪亚兹就在这段时间里,克服种种困难拍摄了一部短片和一部长片,他对在线聆听的中国同行们如此说:“想抗击疫情吗?那就去拍电影吧。”编剧、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也深有感触地说:“今年对于每个电影人来说,都是特别的一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象征着希望。”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取消了评奖,但发布金爵奖、亚洲新人奖官方入选片,是对一年来中外电影工作者创作成果的肯定;《风平浪静》《吉祥如意》《再见奈良》等一批世界首映影片被送到上影节参加展映,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取消了盛典红毯,但中外影人们依然相伴度过了电影节“云上的日子”,“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们用线上推送作品参映、设置云展台的方式参与“一带一路”电影周;压缩了活动规模,但电影节主要板块活动一个也没有少。

为了让参与创投的青年影人更多的指导和熏陶,本届电影节还邀请知名电影人刁亦男、徐峥、李少红、黄渤、宋佳等走进青年电影沙龙与参与创投的年轻人对话。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后一天,上海进一步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启动了“上海观影惠民季”,以“政府补贴,平台配套”,实施3200万元补贴观众购票、每张电影票“立补10元”的措施,让利于民、公益惠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