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历史 | 姓什么,还重要吗?
文化溯源 2020-08-07 10:00

前些日子,因为某些热点话题,“姓什么”这个问题,再度闯进公众的视野之中。这样的争论,如果放在一千多年以前,倒还能争出些实际内容来。可放在今天,却是象征意义多过实际意义。

原因很简单,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姓氏在中国,早已失去了具体承载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更多成为一种历史符号为后人铭记了。此话从何说起呢?还要从中国姓氏的起源说起。

姓: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

我们知道,“姓氏”这个概念,由“姓”和“氏”两个字构成,这两个字,在刚刚产生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而要解开姓氏的起源之谜,便不得不提那个存在于历史教科书中的“母系氏族社会”。

新石器时代早期母系氏族社会代表:磁山文化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援引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观点,将早期人类的婚姻,总结为群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三个阶段,并进一步认为,伴随着这三种婚姻制度的嬗变,早期人类社会曾先后处于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不同阶段。这一观点,在中文传世文献中,也能得到印证。

先说“姓”,《说文解字》对“姓”的解释是“人所生也”,并进一步举例说,上古时的帝王,都是母亲受到上天感应才得以出生的。这也就意味着,在那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姓”的概念,有着强烈的母系色彩。

这种色彩,在早期古姓的字型中,也有体现。现今传世最早谱牒类着作《世本·氏姓篇》中,收录早期古姓20个,其中姜、姒、姬、妘、嬴、姞等古姓均有女字旁,占到总数1/3,其他妫、妊、姚等古姓不在此列。

上古帝王中,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舜为姚姓。到了周代分封诸侯,王族各国为姬姓,秦国为嬴姓,陈国为妫姓,褒国为姒姓,齐国前期为姜姓,都延续着悠久的母系传统。

(明)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册》之黄帝

氏:区别贵贱 强调等级

“氏”的诞生,带有强烈的父系色彩。“氏”的本义,《说文解字》认为同“坁”,指山的坡道。清代学者段玉裁进一步解释道,“氏”之所以演化出“姓氏”的含义,在于氏是姓的分支,就像坡道依山脊向下分布一样。

关于姓与氏的区别,南宋学者郑樵有详细论述,可以概括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也就是说:姓来自出生谱系,强调血缘的统一,明确同姓不可结婚;氏来自地域、辈分、官职等,强调身份的区别,对一姓之族进行细化分类。

氏的大规模出现,要到周代建立以后,并与周代独具特色的宗法制度牢不可分。殷周革命之后,周代分别确立分封制和宗法制,家国一体,互为表里,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在官职和封地等领域,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

天子册封诸侯,于天下而言,天子在国为君,在家为大宗,诸侯在国为臣,在家为小宗;诸侯册封大夫,于诸侯国内而言,诸侯在国为君,在家为大宗;大夫在国为臣,在家为小宗。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以此类推,伴随着子孙的繁衍,有资格继承大宗的嫡系子孙数量少,而身为小宗的旁系子孙越来越多,为了区分这些旁系子孙,通过封土、定谥等方式明确身份,越发成为必需,氏这个概念,因此应运而生。

正如《左传·隐公八年》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我们举一个例子。

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乃周王室成员,姬姓。他的嫡长子伯禽在成王时期受封鲁国,从此,区别于武王嫡系子孙这一脉,周公的嫡系子孙,便以鲁为氏。

几百年后,鲁桓公在位,他共有四个儿子,其中嫡长子继承国君之位,为鲁庄公,其余三子分别受封为大夫,因为是桓公后代,合称“三桓”,又按照辈分排序,分别定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以示与鲁国国君一脉相区别。

姬、鲁、孟、季、叔孙,各家的姓都相同,都不可以互相通婚,但氏不相同,身份有差,鲁以下各小宗要世代侍奉姬姓大宗,孟、季、叔孙各小宗要世代侍奉鲁国大宗,世袭罔替,永不更变。

这样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在维持了几百年后,开始崩坏。

首先是姬姓大宗丢失政权,颜面扫地,西周灭亡;然后是郑氏小宗郑庄公挑战王室,周郑交质;接着晋国国内受封曲沃的小宗武公讨伐大宗,曲沃代翼;之后鲁国的小宗孟孙、叔孙、季孙三大家族把持国政,三桓专权……

春秋数百年,礼崩乐坏,这既是天下秩序的崩坏,又是姬姓家族的悲剧。直到战国以后,新的社会秩序逐渐形成,秦国以法家思想锻造新邦,废除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建立郡县制和官僚制。

秦郡县制示意图

彼时姬、姜、姒、妫、姚等各姓分支已极为疏远,姓与氏的区别已不再明显,同时官职不复世袭,封土再无政权,氏也逐渐失去了区别身份的作用。

最终如郑樵总结的那样:“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而为一者也”。伴随着秦朝的统一,姓氏逐渐合流,并常常被简称为“姓”,与今天语境里的“姓”含义趋同。

高门世族:“姓什么”决定你的前途

帝国取代王国,郡县取代封邑,国家体制天翻地覆,但姓氏的故事仍未完结。

秦朝末年,从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先后复国,到楚汉相争,汉朝一统,分封异姓王,再到分封同姓王,外戚秉政,这些事实都证明,在帝国早期阶段,维持其正常运转,同样离不开大家族的支持。

(明)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册》之汉武帝

而在朝局之外,一些在地方上占据大量田产、武断乡曲的豪族,逐渐形成。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实行察举制。由于经学常通过师门、家族等方式传承,而举荐人才又易形成固定关系网,到了东汉后期,一些身兼豪族、察举、经学三种特性,融经济、政治、文化于一体的家族开始形成。这就是统治中国近800年,任凭政权更迭而屹立不倒的——世家大族(也称士族)。

相信各位读者都听过一个典故,叫做“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故事的主人公叫杨震,故事里的他廉洁奉公,故事外的他经学博通,号称“关西孔子”,学问、操行均是一流,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过世后,儿子、孙子、重孙均出任三公职位,他的家族,也成为东汉最早崛起的世家大族之一,与家乡郡名合称,即为:弘农杨氏。

东汉名臣杨震(字伯起)像

除弘农杨氏外,各路世家大族,在东汉后期纷纷崛起,着名的北方有汝南袁氏(代表人物袁安、袁绍),颍川荀氏(代表人物荀爽、荀彧),颍川陈氏(代表人物陈寔、陈群),清河崔氏(代表人物崔琰),河内司马氏(代表人物司马懿)等等,南方有吴郡朱、张、顾、陆四家(代表人物朱据、张温、顾雍、陆逊)等等。

这些世家大族,和汉末不同政治势力结合在一起,共同演绎出了我们今天熟知的三国历史,并最终促成了一种全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即根据家庭门第、个人表现等因素推荐官员,事实上确保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

然而好景不长,西晋国祚短暂,东晋流落江南,不得不依靠南来衣冠和本地士族。士族从此分为三派:跟随东晋过江的北方士族,由于侨居他乡,称“侨姓”;江南本地的士族,由于大部分位于吴郡,称“吴姓”,留在北方的士族,由于大部分位于崤山以东,称“山东士族”。

自东晋至于南朝,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前四者合称“王庾桓谢”,除庾、桓之外的四家合称“王谢袁萧”,代表人物王导、庾亮、桓温、谢安、袁宏、萧衍)几大侨姓家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与本地的朱、张、顾、陆吴姓家族,以及彭城刘氏、吴兴沈氏、义兴周氏(代表人物刘裕、沈庆之、周处)等其他家族,共同支撑起东晋南朝200余年的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占领北方的拓跋鲜卑,也不得不与山东士族合作,其中以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主,前五家合称“崔卢李郑”,最为天下之高门。

北魏史学家崔鸿即为清河崔氏族人,着《十六国春秋》

隋朝统一全国以后,南方士族大多衰落,而北方士族却依旧兴盛,在唐代300年的历史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代的世家大族,因循北朝故事,有所谓“五姓七望”的说法,即崔卢李郑王五姓,其中崔分为清河、博陵两支,李分为陇西、赵郡两支。其他还有京兆韦氏、京兆杜氏、河东裴氏、河东薛氏、河东柳氏、弘农杨氏等,分类各有不同。

表1《新唐书》引柳芳《氏族论》所列隋唐时期各主要姓氏,除此之外,尚有过江侨姓(王谢袁萧)、东南吴姓(朱张顾陆)等分类,但历经数百年发展,家族兴衰不一,此处不再列出。

总结起来,在科举制刚刚创立不久的隋唐时期,世家大族方兴未艾,“姓什么”依旧是个可以决定很多事情的重要因素。

这种特性,既是便利,也是负担。

“万姓归流”:百家姓从这时诞生

大姓有大姓的烦恼。王国时代如此,帝国时代也如此。

公元479年,刘宋末代皇帝,十三岁的宋顺帝被迫禅位于萧道成。彼时顺帝被萧道成手下威逼移居,强忍着眼泪问道:“是否要杀了我?”对方答到:“只是请您换个地方而已。您家之前取代司马家时也是这么做的。”听到这里,十三岁的顺帝潸然泪下,发出了这样一句感慨:

“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

两个月后,这位末代皇帝,暴卒于居所,彭城刘氏一门,也广遭屠戮。高门世族的代价,正在于此。

自隋朝确立科举制以后,虽然各士族依旧保持着优越地位,但人才选拔的渠道业已拓宽,原本便已衰落的士族,其政治地位愈发下降。新官僚崛起,旧士族式微,长此以往,必有冲突。唐代后期的牛李党争,便由此而来。最终,代表旧士族势力的李党落败,士族的影响力又大为削弱。

清代科举考场

到了晚唐,天下分崩,各路藩镇跋扈一时,武人当政,对士人多不相容。特别是权臣朱温秉政之时,对在朝士人进行了大规模清洗,曾在白马驿一举诛杀朝士三十多人,投尸黄河中,号称让清流尽化为浊流,足见其惨烈。

历经唐末五代的动乱与清洗,延续800余年的世家大族,纷纷衰落。

此后,经过五代的军争不休,至北宋建立以后,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取士更加不拘一格,制度完备,名额增加,“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除皇族外,国家不再依托某些具体家族而生,宗藩抗命、外戚专权、门阀政治等依托姓氏家族而产生的政治现象与问题大为减少。我们熟知的《百家姓》,正是成书于这样的时代。

彼时,姬姜姚姒、公子公孙、王谢袁萧、崔卢李郑,均化为昨日云烟,归于寻常百姓,不再具备现实的优越地位,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丰子恺《旧时王谢堂前燕》

尾声

《三国志》在记载曹操的祖先世系时,一方面说他是“汉相国参之后”,另一方面又说他是宦官养子的后代,前后有抵牾,最后的结论是“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前文提到的郑樵,在全面总结了姓氏的类别源流并驳正其中错讹之后,也写下了“大抵氏族之家言多诞,博雅君子不可不审”这么一句话。

这也就意味着,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繁衍,姓氏谱系这东西,往往是说不太清楚的。不论是延续血脉,还是区别身份,抑或谋求特权,姓氏的实际意义都越发淡薄,不再具备曾经的重要性。

今天的人们,大可以不被这类标签束缚,也不必给它强行赋予更多的实际意义。因此,围绕姓氏产生的问题,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常不再是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围绕姓氏所产生的争论,或许将不复存在,也未可知。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历史|古人为什么对《百家姓》倍加推崇
历史学堂君 2024-08-07
国学|为什么宋徽宗称做“天水”?还真跟天水有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7
赏读|李亮:社会形态演变与政霸体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1
赏读|追本塑源:元朝的开国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历史|王敦造反
我们都爱宋朝 2023-09-24
国学|屈原还是芈平?古人的姓、氏、名、字有多烧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1
历史 | 到底是商鞅、卫鞅还是公孙鞅?一文看懂中国古人姓氏的变化
浩然文史 2023-04-08
历史|中国“上古八大姓”,堪称百家姓始祖,你是哪个姓的后人?
诗词天地 2022-12-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