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成昆铁路五十载 敞开山门天地宽
中国新闻网 2020-07-01 16:45

1970年7月1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火车站旁袁家山一带,举世瞩目的成昆铁路在此举行通车典礼,彩旗飘扬,万人空巷。

2019年6月,成昆铁路刘沟站站长迎送5620次小慢车。 罗成 摄

跨过历史的长河,50年后,成昆铁路盛名依旧。这条北起四川成都、南至云南昆明,绵延1100公里的铁路历经风雨,仍是中国西南大地的交通“大动脉”。

2019年12月,成昆铁路代湾站,成昆铁路与建设中的成昆铁路复线。 罗成 摄

英雄之路:有一种精神叫“成昆”

中国西南山区地势险峻,奇峰深涧密布,自然灾害频发,堪称“地质博物馆”。要在“筑路禁区”凿出一条铁路,难度巨大。而彼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催生出“三线建设”,修建成昆铁路刻不容缓。

427座隧道、991座桥梁、7处展线,桥隧比达41.6%,42个车站建在桥梁上或隧道内,全线跨越大渡河、金沙江、龙川河等主要河流98次,建造难度为当时普通铁路的4倍以上……成昆铁路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

“成昆线上当时部署了8000名铁道勘设尖兵。”作为勘察设计单位,中铁二院当年成立了成昆铁路先遣组,中铁二院原总经济师何光全正是其中一员。“我们把27支勘察设计队伍部署在沿线,像关村坝、沙马拉达等重难点部位就需要多派队伍、集中火力。”

“穿云破雾身矫健,险峰之间荡秋千。”传唱至今的歌谣道出当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艰辛。数据显示,成昆铁路平均每修建一公里就有一名铁道兵牺牲。至今走在成昆铁路上,仍可见路轨旁的座座陵园。

“成昆精神”也在传承。2019年8月,轮番水害导致成昆铁路中断。西昌工电段防洪青年突击队挺身而出,有人用生命完成最后一次抢险,有人日夜奋战打通水害改线区段。

新一代成昆人用行动演绎着“坚守实干、创新争先”的新时期“成昆精神”内涵。尽管成昆铁路的防洪体系不断提档升级,但他们仍枕戈待命,守护着这条英雄之路。

成昆铁路旁的红峰烈士陵园。 彭明军 摄

希望之路:敞开山门天地宽

汽笛声响彻山谷,“唤醒”千年彝寨。50年间,一条铁路,一趟趟列车,串起村寨,连通世界。

“村村寨寨、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跑到铁路边来看稀奇,没见过火车的彝族老乡还背起山草来‘喂机车’。”回忆起通车时的热闹景象,原西昌铁路分局党委书记吉史里土记忆犹新。

呼啸的列车改变了吉史里土的人生际遇,也让极端闭塞的凉山由荒蛮步入文明。“敞开山门天地宽,古老的凉山,因为成昆铁路,向现代文明迈进了一大步。”作为凉山第一代彝族铁路干部,他感慨万千。

大山深处,文明的薪火点亮希望。多年来,穿着校服、背着书包坐火车的彝族孩子成为成昆线上的一道独特风景,“慢火车”是他们往返家和学校的“校车”。位于西昌市的月华中学,距离“慢火车”经停的月华站不到1公里,全校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需要搭乘火车,学校为此调整了放学时间。如今,越来越多的彝族娃坐上火车到县城,甚至更大的城市求学。

成昆铁路是“求学路”和“致富路”,也担负着劳务输出的重任。每年春节过后,凉山州迎来劳务输出的高峰。数据显示,2019年凉山州外出务工人员达130万人左右,成昆铁路挑起“大梁”,将沿线老乡送到山外“淘金”。

上世纪60年代,工人在成昆铁路施工。中铁二局供图

发展之路:带来攀西好光景

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拉开了西南山区经济大发展的序幕。依托成昆铁路,攀西地区逐渐建成完备的工业体系。如今,攀枝花60%的货物运输仍依靠成昆铁路,而全国高铁百米钢轨中,三分之二来自攀枝花。

“成昆铁路就是攀钢集团的生命线。”攀钢集团原总经理赵忠玉说,弄弄坪、经久等车站为攀钢量身打造装车计划,其生产的钢材90%以上都通过成昆铁路运往各地销售。

成昆铁路也将“攀西经济区”推上“加速跑道”,如今旅游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每年火把节、彝族年,搭乘火车前往西昌的游客络绎不绝。

50年间,铁路部门多次挖潜扩能,把成昆铁路的运输能力发挥到了极致。2000年,成昆铁路完成全线电气化改造,客货列车改由电力机车牵引,运输能力提高1倍。

数据显示,成昆铁路四川段年发送旅客量由1971年的232万人次增长至2018年的857.6万人次,同期货物发送量由467万吨提高到2048.4万吨。

“随着成昆铁路运量渐趋饱和,既有单线双向通行的成昆线已不能满足客货运输需要,增建复线提上日程。”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10年1月,成昆铁路复线破土动工。全线约850公里,其中成都至峨眉段、昆明经攀枝花至米易段已相继开通,目前仅剩四川境内的峨眉至米易段在建,预计2023年底开通。

据了解,成昆铁路复线建设标准为国家I级双线铁路、时速160公里,建成后将大幅提升西南地区铁路运输能力,西南交通“大动脉”将再次焕发蓬勃生机。

文/王鹏 黄钰皓

编辑/董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