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三国艺术:拓展创意空间 打造精品力作
人民日报 2020-06-10 07:01

“三国”故事改编是条“文化长河”,积累丰富的“两创”实践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具有时代性的重大课题。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三国故事是历史文化意蕴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资源之一。对三国历史进行解读阐释、重述重构而形成的三国故事,寄托着人民大众最为朴素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理想。三国故事是一条奔涌向前的文化长河,携带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它同时是开放的、没有疆域的,其影响广拓海外,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经典范本。以三国故事发展演变为案例,梳理其中蕴含的“两创”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在三国艺术形象发展史上,里程碑式作品无疑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实早在隋唐时期,三国故事就已广泛流传,宋代“说话”艺术中已有“说三分”,元代《三国志平话》已初具《三国演义》规模,舞台上也早有众多三国戏。罗贯中《三国演义》是对三国故事一次集大成的梳理和汇总,也是一次气魄宏大的艺术创造,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为一部通俗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为一代代中国人所喜爱,成为后世三国故事创作的重要源头,其社会影响远远超出文学范畴。戏曲方面,三国故事几乎贯穿中国戏曲从萌芽到成熟各个时期,《三国戏曲集成》搜集历代创作三国戏多达587 种,这些剧目几乎将三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人物都搬上舞台。借助章回小说与戏曲这两种大众化艺术形式,三国故事深刻嵌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近几十年,三国故事进入影视领域,新世纪以来进一步向动漫、电子游戏、网络文学等新兴领域迈进,热点作品层出不穷。继电视剧《诸葛亮》后,1994年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问世。阵容强大、制作精良,一经播映便轰动全国,继而在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文化名片。其后,《吕布与貂蝉》《三国》《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等电视连续剧相继问世,成为不同时期的文艺热点。电影方面,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就陆续出现三国题材电影;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先后创作《三国志之见龙卸甲》《赤壁》《关云长》《铜雀台》《影》等影片。这些作品中影响较大的是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影片上下两部分别创下不菲的票房,至少在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海外票房中日本票房占71%,足见三国文化在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有着巨大影响力。

三国动画和电子游戏的创作也引人关注。连载多年的漫画《三国志》、动画片《三国志:英雄的黎明》等产生广泛影响。新世纪以来,我国陆续创作3D版动画《三国演义》等10多种三国动画作品。在电子游戏方面,三国题材游戏至今已开发1000种以上,正走向全球化创作与传播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三国电子游戏《三国志》问世,就此开创三国游戏这一大品类。数十年来,三国游戏一直是长销不衰的题材。虽然游戏玩家首要目的是娱乐,但通过游戏亦可以获取历史知识,激发探索历史的兴趣,进而潜移默化地培育对中国历史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

既要有价值定力、苦练内功,又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通过对三国艺术形象创造历程的简略回顾,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其一,寻找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现代价值之间的契合点。提炼传统文化资源的思想精髓与审美特质,建立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共鸣,是艺术创造的前提。比如,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等宋代文学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三国咏史抒怀,均在于他们敏锐地把握到三国故事的精髓,即其中蕴含的雄浑壮阔的思想境界、宏大阳刚的美学品格以及遒劲苍凉的历史美感。借助这种深层次的思想与审美共鸣,艺术家完成自我表达,传统文化资源也获得新生。

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解读、阐释、利用与再创造,必然要满足时代需要,打上鲜明时代烙印。19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去除原著中迷信糟粕,保留对忠义勇武智慧的歌颂。许多内容经过提炼、扬弃和转化,体现出现代价值。

其二,积极适应和运用新媒介、新技术、新方法,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三国艺术形象不断演化更新,三国故事持续地活化于不同时代的全新艺术门类、艺术形式当中。从杂耍、民谣、诗词、话本、小说、戏曲,到后来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漫画、动画、电子游戏、网络小说,乃至文创产品、实景娱乐、特色文化园等,三国文化的存在形态一直在不断丰富。正是这些适应不同时代媒介发展、艺术演变和审美变迁的创新形式,使三国故事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文化艺术发展获得更多更大创意空间。据统计,三国题材网络小说以每年上千部的数量激增。在起点中文网,以“三国”为关键词,可检索出3.6万多部相关作品。中国国家图书馆联合三国手游《率土之滨》开启三国典籍文化传承计划,玩家在游戏内能阅读三国典籍,身临其境地体验三国文化。除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外,还有交互式文旅APP、短视频、直播……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介、新类型、新技术、新方法,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能。

其三,通过创新思维实现创意突破,打造开创性、引领性的精品力作。在三国艺术形象发展历程中,有一些关键性的传播节点和代表作品,它们的出现使三国故事影响力实现爆发式增长,并产生深远绵长的“长尾效应”。罗贯中《三国演义》开创历史演义小说这一全新类别。电视剧《三国演义》首次完成对这部巨著的完整影像呈现,实现了广泛的海内外传播。一些游戏产品与三国历史元素有机结合,实现历史、文学、美术、社交、竞技的创意融合。这些作品都为三国历史和人物解读提供新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拓展创意空间,不断打造引领性的精品力作,对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借助成熟的市场化与产业化运营机制,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传统文化资源要实现当代活化,必须打造出能够满足时代需要的优质文化产品,通过文化资源的社会化和市场化配置,经过市场检验和竞争赢得受众认可,获得持续发展。新世纪以来,《赤壁》《三国演义》《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三国》等影视作品,都离不开高速发展的中国影视产业在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提供的强大支撑。可以说,没有充分的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就不会有三国题材作品的繁荣发展。

其五,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开放的文化胸襟。传统文化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一部分,它们完全可以被世界所接纳、转化和运用。《功夫熊猫》《功夫梦》《花木兰》等,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意、类型元素和电影工业有机结合。三国故事也是如此。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跨文化对话与交汇中,三国故事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拓展,让三国故事展现出具有陌生化和创意性的新形态。这都是跨文化交流的收获。

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又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文化胸襟;既要有价值定力、苦练内功,又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只有这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不断深化,传统文化资源才会不断“滚雪球”,获得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文/詹庆生(作者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对谈|张佳玮:三国的故事里,寄托着大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6
对谈|张佳玮:三国的故事里,寄托着大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3
历史|张佳玮:三国的故事里,寄托着大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30
《三国演义》七十周年纪念版分享会举行,插图作者陈全胜与演员鲍国安漫谈“三国文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8
历史|《三国演义》真的抹黑了曹操吗,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有哪些黑点
历史学堂君 2023-11-19
朋友圈|读出《三国演义》中“熬”的智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1
讲座|哲学家写历史小说为什么要从三国孙坚下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3
《中国古典名著立体书·三国演义》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