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政务舆情原则上应在48小时内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25 08:49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日前制发了《北京市基层政务公开全流程规范》,要求政务舆情原则上应在48小时内回应,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政务开放日,其他单位原则上每年举办一次。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层政务公开的成效最终还是要体现到企业群众办事方便上来。对公开、解读、回应、互动、平台等政务公开各环节各程序提出明确要求,既为基层政府提供可参照的工作指南,又为企业群众提供获取政务公开服务的制度保障。

《规范》注重政务公开,对属于主动公开,且涉及面广、与民生关系密切、社会关注度高或专业性强的政策性文件,应当进行解读。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市场预期等重大政策性文件,要在发布前主动与宣传、网信等部门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吹风解读和预期引导工作,及时准确传递政策意图,积极引导舆论,凝聚各方共识。

按照全流程规范,政务舆情原则上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内容要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问题,实事求是、言之有据、有的放矢,避免自说自话,力求表达准确、亲切、自然。

政务舆情,对建设性意见建议,吸收采纳情况要对外公开。对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研究解决的情况要对外公布。对群众反映的重大问题,调查处置情况要及时发布。对公众不了解情况、存在模糊认识的,要主动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发布信息进行引导和纠正。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发声。

公众参与方面,《规范》明确,每年要组织开展区政府重点工作系列开放日,推进重要民生事项全面政务开放,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公众代表等,走进行政机关,深入内部流程,体验政府工作。政务开放日参加人员数量由主办单位根据开放内容、地点等情况确定,原则上每个开放点约30人,其中群众代表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单位,可根据职能特点和相关工作要求,设立固定时间和开放场所,定期组织开展政务开放日。其他单位原则上每年举办一次政务开放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临时管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7
国家卫健委:医院发热门诊等原则上“非必要不封控”
央视新闻 2022-11-22
三亚:全市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封闭式管理,居民原则上居家
三亚发布微信公号 2022-08-06
北京:进出京查验48小时内核酸证明 抵京24小时后、72小时内须测1次核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05
北京:小区(村)内家庭装修工程原则上继续暂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2
河南修武:原则上所有人员只进不出,外地来修原则上一律劝返
澎湃新闻 2022-03-19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民非必要不出小区、原则上不出城
中国新闻网 2021-10-18
河南商丘加强疫情防控:居民小区原则上“不进不出”
央视 2021-08-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