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那些“上山下乡”的建筑师 在田野里做了什么?(3)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12 08:28

2014年国家出台了美丽乡村政策,2017年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乡村建设的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从都市涌入乡村,将乡村作为自己一展身手的舞台。

如何保存乡村多元而独特的文化传统,并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有赖于从多维度深度发掘乡村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生态价值。显然,建筑师要想复活古老的乡村,并不是简单地将城市文化建筑复制过去,也不是一味做美化式设计。

建筑师应该以何种态度和姿态介入乡村?又该以怎样的理念和方法来完成一次乡村整形?

何崴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三文建筑创始人

代表作:上坪古村复兴计划

设计时间:2017年

地址:福建省建宁县溪源乡

“在乡建中,建筑师需要主动放弃固有的强势地位,不要总想扮演导师,要学会‘弱化’自己的角色。”

何崴是较早介入乡村建设的建筑师,2006年就开始参与新农村规划,此后一系列乡村建设,让他成为这个领域的重要代表。2013年完成第一个乡村建筑项目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2014在浙江丽水松阳县设计“爷爷家青年旅社”,这个旅社不仅被评为“中国最美民宿”,还在世界范围内斩获各项建筑大奖。

知名建筑理论家、评论家、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评价道,“何崴的作品一方面通过夯土建筑的保存和改造,延续地方的建造传统和类型,让建筑文化的力量得以彰显;另一方面,建筑部分向村民开放,体现公共性的价值,并通过建筑再生和产业激活,为当地居民提供机会,重塑乡土社区的纽带。”

爷爷家青年旅社。图片源自三文建筑事务所官网

2017年他带领团队在福建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完成的“上坪古村复兴计划”在业内也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面对百年村落,何崴并不使用大拆大建的方式,而是在不改变村庄聚落空间宏观秩序的前提下,通过“微介入”的方式,将村庄中的多个小型废弃农业生产设施,如猪圈、牛棚、杂物间、闲置粮仓等空间利用起来,把它们改造为酒吧、茶舍、书吧等具有不同功能业态的空间,同时设计团队将展示古村文化的文创产品也纳入设计范围。

不论是既有建筑空间的利用,还是对当地材料和工艺的引入,以及低成本控制原则的坚持,上坪古村复兴计划已经成为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

彩云间水吧。图片源自三文建筑事务所官网

何崴一直秉持“弱建筑设计”理念。他认为建筑师需要主动放弃固有的强势地位,在乡村建设中不应该扮演导师角色,要学会“弱化”自己的角色。不论建造方法和使用的材料、工艺,建筑师都应该向当地的建造者、手艺人学习请教。

他说,“乡村建设需要具备五个要素,即‘有的玩、坐下来、住一晚、带着走、可以晒’,而好的建筑是村庄里的‘酵母’,起到活化剂的作用。”

烤烟房内的艺术装置。图片源自三文建筑事务所官网

(来源:一筑一事)

整理 / bobo

编辑/赵晓力

相关阅读
当建筑也好色——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23
设计思维 未来元动力 | THAD × WA青年建筑师设计实践分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10
分享 | 建筑师能为留守乡村的孩子们做点什么?(1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29
分享 | 建筑师能为留守乡村的孩子们做点什么?(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28
分享 | 建筑师能为留守乡村的孩子们做点什么?(8)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27
分享 | 建筑师能为留守乡村的孩子们做点什么?(7)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26
分享 | 建筑师能为留守乡村的孩子们做点什么?(6)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25
分享 | 建筑师能为留守乡村的孩子们做点什么?(5)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