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ing听当事人|麻醉科医生 一群在刀尖上和病毒跳“贴面舞”的舞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2-29 16:44

“如果说现在的医生是刀尖上的舞者,那么麻醉科医生,就是在刀尖上和病毒跳的‘贴面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麻醉科医疗副主任万里说。

随着疫情扩大,同济医院的中法新城院区和光谷院区这两个分院设发热门诊,同时整个院区全部改为定点医院,只收治重症肺炎患者。这些重症及危重症的病人普遍存在肺部严重病变的情况,呼吸困难,需要通气治疗。在无创呼吸机不能满足病人病情需要的时候,则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来自同济医院和各个国家医疗队的40名麻醉医生迅速集结,抽调精兵强将,在两个院区组建了一支“同济插管小分队”,小分队的成员从20多岁的年轻医生,到50多岁的教授。他们在含有高浓度病毒空气中与肺炎病人面对面,在保持不到10cm的距离,为其麻醉、插管,被医院同事称为“插管敢死队”。

b045fa66cb6a37b9cc301ac096c8356.jpg

全院上下殊死一搏

“我愿意做第一位冲锋战士”

自2019年12月初发现病例,同济医院迅速做出反应,发热病房从1个病区到3个院区,发热门诊从110平方米扩建到5000多平方米,,启动三级预检分诊机制,扩增了50倍。几天内改造了7737平方米医用面积,开放2025张重症床位,将全部医疗资源投放到抗“疫”工作中。

3110名医务人员,持续奋战50天;截至2月25日,同济医院和各医疗队并肩作战,累计收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2443人,开展确诊和疑似患者手术125例,肺部CT 检查病人16921例,接诊发热病人33763人次,在线发热门诊咨询服务61534人次,均为武汉市最多,目前已治愈出院538人。

为了及时满足工作的需要,麻醉科迅速抽调了科室的精兵强将,在两个院区组建“同济插管小分队”,小分队的成员从20多岁的年轻医生,到50多岁的教授。40位医生分组配合,在两个院区,协助各个国家医疗队,完成重症病区的急救气管插管任务。

同济医院麻醉科党支部书记兼麻醉科医疗副主任万里,第一个报名了发热门诊任务,帮助病人插管和手术麻醉。大年初二,他接到了全院第一份插管任务。患者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呼吸困难,出现了低氧血症,无创通气血氧已经不能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情况十分紧急,需要立刻安排气管插管。

当时的搭配考虑,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带一位副手。进入隔离区前,两位医生穿上隔离服,戴上护目镜,套了三层手套之后,还要罩上一个大大的头罩。

万里说,正常情况下的外科手术,医生们只要戴上一层口罩,穿上一层隔离衣和一副简单的橡胶医用手套就可以,但面对新冠肺炎病人,他们必须做到3级防护,至少2层口罩,3层防护外套加3层手套,保持尽可能的封闭状态,不让一寸皮肤裸露在外。

“紧张,说不怕死是假的,谁不是父母的孩子?谁又不是孩子的父母呢?但这就是我的使命!”万里说,作为一名医生,他必须学会调整心态。厚厚的隔离服让他感觉很不舒服,加上闷热、紧张,很快就出汗了。“但我们医生到了医院就是‘战士’,和上战场一样,第一次都紧张,可真打仗起来,就想不起紧张来了。”

从打开病人口腔那一刹那开始,就意味着会有无创呼吸机的气溶胶、飞沫出来。他看了一眼患者的血氧浓度,将手紧紧压住他口鼻上的无创呼吸罩,减少氧气的泄露,让患者的身体储存更多的氧。

他介绍,新冠肺炎的危重症患者,大部分都是高龄人群,且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它基础病等。在插管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万里医生今年46岁,很早就获得了医学博士,如今他是同济医院麻醉科的副主任医师,在急危重症围术期管理、区域阻滞麻醉有着丰富经验。但人内心恐惧的根源始终来自于未知,他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状况,但仍一直安慰身边的同事。因为他明白,“这个时候我自己不能乱,其他兄弟在看着我,我乱了,兄弟们必然会惧怕以后的插管,所以这次必须成功”。

储氧时间过后,万里将镇静剂、肌肉松弛剂等注射到患者体内,对正常患者而言,身体氧气的储备可以为操作留下两分钟的时间,但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氧气交换功能差,身体氧储备更少,留给医生的时间可能不到90秒。如果这段时间不能完成操作,不但会对患者的脏器造成负担,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病毒空气中对医生也是一种危险。

“所以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万里说,药效发挥作用后,老人全身肌肉松弛下来,胸腔的起伏消失,自主呼吸也停止了。他慢慢伏下身,小心翼翼摘掉病人的无创呼吸罩,轻轻打开患者口腔,将喉镜插入,慢慢摸索着声门。

带着三层手套,手感很差,再加上厚重的防护服,视线十分受阻。雾气慢慢挡住了视线,万里屏住呼吸,压低了身子,紧贴着病人的面部。侧过头,在雾气的斑驳之间寻找较为清楚的部分。

气管慢慢滑过声门,“开了!”

透过护目镜和头罩,他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喷张了一下,气管下滑突然顺畅了,慢慢向里划入,他凭感觉调整好气管的位置后,将软管内的塑料支撑条抽了出来,连接呼吸机。病人胸腔随着呼吸机的节奏起伏,“73、78、81、85、90……”血氧含量上升,插管完成了。

每次为病人做气管插管手术后,同济医院麻醉科的医生们都要凑在一起,做笔记、讲感受,“不是为了开会而开会,我们是为了吸取经验,在下一次插管中,保障医生和病人的安全。”万里说。

lADPDgQ9r6dISzjNDkDNCrA_2736_3648.jpg

从这一次开始,很多医生选择在护目镜上涂抹香皂、洗手液,甚至车窗用的防雾剂。但顶多能抗一个小时左右,这些含刺激性成分的材料紧挨着眼睛,时间长了会有干涩甚至刺痛的感觉,每次脱下隔离服,眼睛都要红一阵。

遇到困难气道患者

关键时刻要靠医务工作者专业判断和经验

同济医院麻醉科医生钱薇在中法新城院区工作,今年38岁,她是两个宝宝的妈妈。老大今年8岁,已经懂事了。加上钱薇的家庭都是医务工作者,在家人的谈话中,孩子虽然不明白妈妈的具体工作,但明白其中的危险性。钱薇说,在自己要走的时候,孩子和她闹了一天的别扭。

孩子不同于大人,不会说“妈妈我担心你”,而是有一套独特的表现方式,钱薇临出门,孩子就开始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对妈妈的不舍,哭闹、焦虑,无论谁怎么劝也不行,只是眼泪汪汪地看着门口的妈妈,希望引起钱薇的注意。

“心疼,真心疼,但是我不能抛下我的兄弟姐妹们,必须和她们在一条战线上。”钱薇也只能咬着牙低头出了门。她说,大部分麻醉科的医生都是女性,别人和她面临着一样的艰难选择,而且自己的爱人还在一线奋战。

2月6日,在经过培训后,钱薇开始值第一个班。因为人手吃紧,麻醉科的医生们每个班次是24小时。刚开始一天插管4到5个病人,后来病区越来越多,危重病人又比较集中,3个同事连着跑,一天都要做9个插管。

从一个病区到达另一个病区需要通过一段露天的地方。当时正值乍暖还寒的时候,穿上厚重的隔离服,走过缓冲区,雾气一下子凝结在护目镜上,白茫茫一片。路过一段缓冲区,眼前才慢慢能看到些东西。

进入病区之前,每隔一段就是一个缓冲区域,进入病毒污染的ICU病区。过道上放着一台台治疗车、医药箱。她说,肺部疾病,肥胖的病人危重的几率要比普通病人高一些。让她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遇到的一个肥胖病人。

那天值班时,ICU病区一名危重病人需要做气管插管。在同事为她检查过隔离服之后,她来到需要插管的病床前,原本是她的上级陈明兵教授去进行插管,她在门外拿着药箱以防其他病人需要紧急插管。

但是陈明兵教授在里面已经呆了两个多小时,眼镜上涂抹的防雾剂早已经失效,雾气已经让他完全看不见病人的状况了,就叫钱薇进去帮忙。“我一看,麻烦了,体型肥胖,脖子短促,典型的困难气道病人。”

检查过病人循环状况不好、血压、心脏状态后决定了用药剂量,并准备了备用计划。钱薇说,一般人呛口水还要咳一阵,身体会有应激反应,而插管对病人来说,更是一项相当痛苦的经历。用药适当,让病人停止呼吸后,一是缓解病人痛苦,让他能配合呼吸机节奏,二也是对医生的一种保护,防止病人在抗拒时的反应,让更多的体液、飞沫喷溅传染给医生。

但等到药剂发挥作用,病人呼吸停止,她打开病人嘴的时候,发现可能是因为肥胖的关系,患者嘴巴不能完全张开,太小了,稍微先进一些的可视喉镜根本放不进去,试了几次都不行。

65秒、66秒、67秒……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如果再失败,就只能再用上之前的无创呼吸机,用气囊帮他继续维持,等待下一次操作。于是她马上决定换用传统的老式喉镜。这个时候,完全靠平时的经验积累和手感,陈明兵教授也过来帮忙。额头的汗划过护目镜,病人的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二人屏住呼吸,准备再试一次。

“进去了!”终于,在更换了传统的老式喉镜后,一次就成功了。“只能说,高科技并不是适合所有的患者,关键时刻还是要依赖医务工作者专业的判断。”因为穿着隔离服,插管结束后不能使用听诊的方式确认气管是否位置深浅合适,她只能靠观察病人左右胸腔隆起高度进行判断。

在观察了一段时间,病人没有异样后,钱薇并没打算脱掉防护服回去,而是选择在ICU病区待命。“当时我们的防护服不够用,而且病人那段时间发病率高,可能早一分钟插管就能早一分安全。但是后来捐赠物品到了,我们条件就好多了。”

钱薇坐在门前的板凳上,调整呼吸,保持原地不动,尽量节省体力。

等她缓过神来,觉得没那么紧张的时候,刚才还闷热的状态,现在却感觉后腰发凉,应该是里面的衣服被汗浸透了。就这样,她穿着这套衣服在ICU病区里呆了4个小时。算上一开始困难气道的患者,在这段时间里,她独自一人完成了4例插管。“其实ICU和发热门诊病区的医生护士们更辛苦,在里面一呆就是6个小时,我只是体验了一把而已。”

lADPDgQ9r6ZceJrNAW7NAiY_550_366.jpg

值班结束后,天蒙蒙亮,从隔离区出来,她眼前又被雾气挡住,只能猫着腰,一点一点挪动步子,摸索着脚下的台阶。当回到缓冲区脱下防护服的时候,她如释重负,头发和身上都湿透了,绿色的工作服已经被汗浸成了墨绿色,只有手肘和小腿维持着原来的颜色。

她的鼻梁和脸上已经被勒出了一道鲜红色的印记,口罩上的纹理在上面清晰可见。“每次出来都要好好洗个澡,不然身上会有馊味。”钱薇说。

六旬患者消化道出血

“我也很怕,但他们需要我”

2月27日,武汉同济麻醉科主治医师廖完敏第一次去中法新城院区值班。下午4点,廖完敏接到值班电话,有一位老人血氧饱和度一直在降低,需要临时插管。

但是刚到了病房,医生却带她来找旁边的一位病人。这位患者63岁了,出现了新冠肺炎的并发症,消化道有出血症状。

随着呼吸机的起伏,鲜血从病人口腔里一股一股地冒出来,护士正后仰着身子,在旁边做着吸引,出血情况虽然得到了控制,但还是存在血误吸病人气管的危险,“这种病人呼吸困难是一定的,如果呛了血,很可能发生窒息。”廖完敏说。

病区医生问廖完敏能否先试着给这位出血病人插管。

“把人员交齐,准备好吸引器,再把抢救车推过来,我去拿两根备用的细管子。”廖完敏没有丝毫犹豫的答应了,还承诺医生,“你们病区有多少个需要插管的?我一次性帮你们处理完。”

“他的意识怎么样?”

“很模糊。”

“有没有吃东西和喝水?”

……

廖完敏说,一旦注射药物实施插管,病人的呼吸全部打断,整个过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没有撤退可言。她观察评估了一下,如果没有出血的情况下,老人插管应该不会很困难。但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喉镜进去以后不一定能够看得见。

和平时在手术室插管不一样,架上了吸引器,廖完敏只能一个人操作,因为担心血液喷溅出来,给旁边的医生护士造成危险。“不过我心里有数,还可以做到。”她说。

架好吸引器,药物完全起效的时间是约60秒,她轻轻打开病人的口腔,身体后仰,待口腔完全打开,才伏下身子,将喉镜慢慢探入。果然,里面一片鲜红,看不到结构,血还在一股一股地往外冒。工作快十年的她冷静下来,靠经验逐渐摸索病人的解剖构造位置。

这位老人此前因为病情危重,做过一次气管插管,他的气道比其他病人出现了更严重的水肿,喉镜进去很吃力,廖完敏说,“一般情况下男性病人会选择7.5型号的管子,再多准备一根7.0和6.5的备用。”管子太细了,不能保证进氧量也没有足够空间保证吸痰;太粗了,气管水肿又进不去,这全凭医生平时的经验来判断。

“血氧70、68、66、63……”此时汗水已经浸透了廖完敏的口罩,屋里所有人屏息以待,只能听到仪器和她沉重的呼吸声。病人血含氧量还在一点一点下降,但她还不敢加快操作。一旦动作幅度偏大,很容易再次伤到患者的消化道加大出血量,或者导致血喷溅出来,造成病人生命危险。

病毒从患者的口腔中弥散出来,时间越长,医生在高浓度病毒气体中暴露的时间就越长,整个病房内的空气污染也越严重。廖完敏将管子在患者声门口试了几次,病人的血已经黏在了管子和手套上,幸好她听前辈说,在橡胶手套里多套一层一次性手套,能增加手感。

“以前戴几分钟就会手指头发麻,甚至感觉手指都不是自己的。我那天多套了一层,试了一下,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确实有效。”几次尝试后,她终于感觉管子插了进去,就马上将软管内的塑料支撑条抽了出来,连接呼吸机,成功了……

当天下午,廖完敏又在病区里耗时2个半小时完成了2位病人的插管,一天完成了3例病人插管。从年前开始到现在,同济医院麻醉科的医生们大约完成了200多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气管插管,实现了麻醉医生的0感染。

回到休息室,她将刚才的事情发到了“麻醉科冲锋小分队”的群里交流经验,万里老师则是叮嘱她赶快吃饭,还发来菜单“你们下周是想吃香肠、红烧肉还是排骨藕汤?”

每次看到万里发来的信息,同事们都会觉得一股暖意。廖完敏说,万老师在他们这里比起领导,更像是个操碎了心的老大哥。除了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工作,他还要负责接受物资捐赠的项目。在每工作15天后,医生们都要隔离一次,隔离期间,万里都是自费买生活用品,医疗用品,开车送给各个院区的同事,偶尔和爱人在同事间秀一把厨艺。

廖完敏说,每天有无数位无名医生都在高浓度病毒的环境中,暴露的风险最高,离死亡的距离最近。“在这个特殊时期,严酷的疫情让我们多少次地情绪失落,唯有亲友一次又一次的温暖让我们重拾斗志。”

她说,每次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区,都是承载着亲友、同事和所有疫情关注者的寄托。“这不是压力,是动力。我们不在意别人是不是知道我们的名字,只是想让世人知道,一线有我们在奋斗,放心,一切会好起来的……”

文/王浩雄 统筹/孙慧丽

编辑/朱健勇

相关阅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取得创新性突破 自主呼吸麻醉下成功移植双肺
广州日报 2024-04-16
深圳一医院推出“简化无管手术日”:患者术中可自主呼吸 睡醒即完成肺癌手术
南方都市报 2023-08-04
带您了解儿童如何麻醉?儿童医院麻醉科专家权威解答
北京儿童医院妇儿中心 2023-07-09
带您了解儿童如何麻醉 儿童医院麻醉科专家权威解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5
全身麻醉会影响孩子智力?关于儿童麻醉,家长最关心的七个问题都在这里!
健康中国 2023-07-01
上海:跟车前往高危患者家庭挽救更多生命 45名麻醉医生支援120院前急救
解放日报 2022-12-27
协和医院西单院区推出麻醉科手术室医护联合门诊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12-08
一群与“死神”争夺生命的人
南国今报 2021-06-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