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ing听当事人丨武汉物资捐赠“最后一公里”路上的“蚂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2-25 13:48

2月24日上午,50多位武汉志愿者忙着帮忙装卸、分配,他们要将200立方尿不湿、儿童沐浴液转运分散到各大医院,提供给一线医务工作者家中的宝宝。下午4点半,物资终于运走了大半,志愿者们吃上一天里的第一口饭。

这群人,称自己是物资捐献最后一公里的“蚂蚁”……

几百人义务做“搬运工”“快递小哥”

忙碌于武汉募捐的“最后一公里”

史先生是武汉人,一直从事文化传播行业。他是武汉众多“蚂蚁”中的一名志愿者。去年的腊月28,他加入了武汉物资分发的志愿群,“当时处于封城状态,很多地方已经不通了。我加入这个群,就是为了帮着完成各方物资的‘最后一公里’的打通工作。”史先生的很多朋友都在武汉从事医疗工作,他深知,“早到一分钟,可能就能多救几条命,就能帮到一线的医护英雄们”及时协调各个海内外民间公益团体、联系各路武汉医院需求、打通通路、联系武汉活跃者的地面志愿者派遣分发,就是他的工作。

图片4.png

史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些由志愿者组建的群体,算不上团队,也算不上协会。群分3类,第一类是各个基金会牵头几百人的各级志愿者,与医院联系人进行对接,汇总所需应急物资,收集信息。第二类,是基金会将名单、型号、物流信息、承运司机信息发给调度人员,统筹调度。

而第三类在收到这些信息后,再进入到第三类微信群,将自己收到的信息分发给各个地方的志愿者,由他们到指定仓库或位置取物资,再分发到各医院。拿到医院的接收函后再向捐赠者进行反馈。而仅史先生能接触到的这些负责分发的志愿者,就有几百人。

他说,因为自己就是本地人,所以也多些人脉,方便帮忙把物资往来于各个协会、医院之间,办手续以及协调通行证等问题。史先生涉及部分,从第一到第三类基本全参与了。即收集信息也统筹协调,有时也亲自送货和调集大家协力完成一次转运。

图片3.png

2月15日,一批壹基金的防护口罩到了,需要发到社区和环卫工人手上,用于一般的基本防护。“但是我当时协调不到人,这10几箱口罩也犯不上入仓库,就靠自己配发了。”史先生托人将10几箱口罩送往自己家中后,在拿着基金会联系人发来的地址,戴上口罩和护目镜就出发了,这是他第一次担任配发司机的工作。

史先生家住在武汉一环里,他要驾车先到武昌,再去汉口,之后再转去汉阳,完成分发物资的工作。

短短几十公里,他看到空无一人的街道,整条马路上除了一间隔离收治点酒店时,看到门外的医务人员在工作外,只有环卫工人和防疫的一线工作者们在进行消毒。还在营业的小超市里货架基本都空了,只有巧克力和薯片等零食无人问津。以前他常去的大排档,女儿最喜欢的炸鸡店也都关着门,“以前这个时候,每天都有一群孩子排着队围着买小吃。”

“我比想象中,要平静得多。”史先生说,途中他顺带了解了各个社区的基本情况,也和一些环卫工人聊了几句,“决定再为环卫工人们的防护设备进行一次募捐呼吁。”

给连夜配送物资的司机的“爱心便当”

“他们连口热乎水都喝不上”

“比起医务人员,比起志愿者,我们在家里简直就是天堂。”史先生说,每天上午开始,手机就会不停的响,电话接个不停,每一批物资,要和司机、仓库、医院联系,对路线、文件、对接人之类的细节进行协调。从疫情开始以来,这些志愿者们就都没有休息过,他的生活规律也因此被打乱。

如今他每天下午2点到3点吃午饭,晚饭要到晚上八九点钟,之后还要在半夜忙着统计盘点物资和志愿者的信息,填写各种表格,再向各个不同群汇报,“每天凌晨3点能睡就不错了。”

2月17日,北京的“木槿会”爱心团队联系到史先生,说有一批广州运来的免洗式酒精凝胶,希望能帮忙找到仓库存放。“当时有很多政府物资分发压力巨大,志愿者力量严重不足。她们肯定是找了一圈,实在没有办法才来找的我。”史先生说。

mmexport1582528898366.jpg

“我问了一下,大概有51箱左右,都是捐献给周边几家医院的,而仓库都在四环附近,想着不如先放我家自己和找志愿者一起转运。”史先生和广州的司机张师傅取得了联系后,得知对方在18日一早发车。

18日下午,张师傅告诉史先生,傍晚要到黄石市先卸下一批物资,随后连夜赶往武汉,大概上午就能到。史先生当时就找了3个开越野车的志愿者,让他们第二天一早随时待命。志愿者们的回答也很干脆:“你记得提前半小时告诉我们,我们提前出发,尽早送到。”

可第二天上午,司机因为导航偏离了路线,说要中午才到。正准备给家人做午饭的史先生接到电话,连忙通知志愿者们出发,约定在自己家小区门前汇合。

“在外面商店、饭店都关门了,张师傅来了,别说吃口热乎饭,恐怕想泡泡面连口热水都没有。”史先生担心张师傅再吃饭,恐怕就只能是在回广东的路上了,就赶紧找来面粉,准备做几张薄饼。做完饭也顾不上女儿,就把先做好的几张饼放在空泡面杯里,又拿了两瓶水,着急忙慌的出门了。果然不到半个小时,张师傅和志愿者们相继赶到,“一天没吃饭了吧,刚烙的,趁热。”

微信截图_20200225133744.jpg

张师傅说,因为工作的关系,吃饭时间常不固定,错过饭点也是常有的事儿。又是连夜送来物资,不休不眠,更别说吃饭了,“要不是这几张薄饼,这口饭可能真要等晚上才能解决了。”

关注“疫情留守”儿童问题

200立方米尿不湿正在路上

一段时间,网上一位病患发布求助,称父亲去世后,自己和妈妈相继感染肺炎,因为担心家中宝宝也染病,想委托他人照料,但没人接收,的求助信息,虽然第二天这名宝宝就被当地儿童医院接走,但相信还有很多类似状况的家庭。“我自己表弟的爱人就是武汉重点医院的医生,有两个未满周岁的双胞胎宝宝。”史先生说,表弟的爱人目前在家给孩子断奶,一旦孩子断了奶,她也马上就要调去雷神山医院了,在武汉像这样的家庭有很多。

加上很多政府部门,公务员投身到募捐和物资配送工作中,很多志愿者和基金会开始关注一线医务人员的家庭问题。壹基金联系人就和史先生,询问志愿者们是否可以配合关注“双医”家庭,孩子变成“疫情留守”儿童的问题。

后经过初步的统计,在武汉,有几千个医务工作者因工作不能回家,没办法照顾家里的小孩,交由家中的老人照顾。但特殊时期,购置奶粉和尿不湿都成了难题。

“我们不能让一线的英雄们再有后顾之忧。”“他们把爱和精力都献给了社会,他们的孩子社会需要去爱他们”通过的网络调查,这些家庭普遍最缺的是奶粉和尿不湿。2月23日,通过壹基金联合永真公益基金会发起,“帮宝适”捐赠的2车共200立方米的尿不湿和部分儿童沐浴液送达武汉和宜昌等湖北省多地,史先生等人负责联系协调配送工作。

Screenshot_20200224_152036.jpg

24日上午,通过两天不眠不休的对接,武汉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驾驶着20多辆私家车、面包车来到了约定地点。虽然有5、6个车队,但人手还是严重不足,50多人只能用蚂蚁搬家的方式一点点卸货,之后再转运。而附近的社区工作者、司机了捐赠物资是给一线医务人员家宝宝用的,在史先生的动员下也都纷纷前来帮忙。直至当晚9点多,才将两车尿不湿分发完成。

史先生说,现在武汉市全城不能出小区,有通行证的志愿者很少,一旦不能机械转运的货物到了库房,没有足够人手负责装卸就成了巨大的问题。所以也只能像蚂蚁搬家一样,一个人一个人的接力。至记者截稿时,尚有一批奶粉还在筹备捐赠武汉的过程中。

图片2.png

史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只是在武汉千千万万众多志愿者其中一个,还有很多志愿者,做着更贴近一线,更重要的工作。自己只是做了很少力所能及的事情,能为武汉出力,能对抵抗疫情有所帮助就是自己特别幸福的事情。

“也特别向在武汉抗疫情一线的志愿者者致敬!不论是在社区、在一线还是在线上,大家继续战斗继续接力加油!等待解除疫情期待最美好的武汉重启!”史先生说。

文/王浩雄 统筹/张彬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金山表单进社区 打通数字抗疫“最后一公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4
街道社区志愿者合力,封管控小区物资运送打通“最后100米”
新京报 2022-04-27
国家邮政局回应“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全力保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4-19
图记 | 无人车助力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 2022-04-07
聚焦疫情防控 | 呼和浩特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 保障封(管)控区物资供应
新华社 2022-02-25
新疆兵团第四师六十二团打通生活物资供应“最后一公里”
中国新闻网 2021-10-16
Qing听丨美女寻亲视频刷爆网络 当事人:已找到姐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04
武汉数百名志愿者向石家庄捐赠50吨蔬菜
楚天都市报 2021-01-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