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历史|宅在家,看看古人是如何为自己的书房命名的
中华茶道 2020-02-23 07:00

VCG211201922953.jpg

自古及今,书房并无一定之规。

富者可专门筑楼,贫者或室仅一席;有的雕梁画栋,有的则环堵萧然。

书房或筑于水滨,或造于山间;或藏诸市井,或隐于郊野;有的植以南山之竹,有的覆以荆楚之茅,不一而足。

古时候,文人墨客为了寄托怀抱,常常给自己的居室或书房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书房的命名,既反映主人的个性与品性,又关联主人的寄情与爱好。

主人在命名前,要对斋名内容的雅与俗、深与浅、简与繁、稳与浮,作反复推敲,一经定名终身不改。

寥寥几字,意义深邃,是主人明志修身的对外表白,是他人观言察行的检验标准,是斋主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的统一体现。

01

文人墨客在给自己的茶室、书房取名时,大多喜欢用斋、堂、屋、居、室、庵、馆、庐、轩、园、亭、洞等字来命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这些字的含义。

斋,《说文》:“斋,戒洁也。从示,斎齐省声。”

其本义为“斋戒”,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后“斋”引申为干净、整洁、幽静之处所。

如王安石的“昭文斋”、刘鹗的“抱残守阙斋”,最有名的莫过于蒲松龄的“聊斋”了。

堂的建筑特征是高大、宽敞、明亮。

由于书房大多敞亮,故多用“堂”以命名。

如司马光的“读书堂”、李清照的“归来堂”、汤显祖的“玉茗堂”、乾隆的“三希堂”(因其中悬挂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而得名)。

除了用“堂”命名之外,还有用“草堂”、“书堂”的,如杜甫的“浣花草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

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后引申泛指住宅、房屋,故用“室”命名书房的很多。如刘禹锡的“陋室”、梁启超的“饮冰室”。

书房单用“屋”字命名的不多见,如清朝叶燮的“二弃屋”(取自鲍照诗句“寂寞身世两相弃”)。

但是用“书屋”命名的比较多,如郑板桥的“青藤书屋”、汪士慎的“青杉书屋”等。

《说文》:“楼,重屋也。”

用“楼”命名的书房有王世贞的“尔雅楼”、钱谦益的“绛云楼”、朱耷的“半哭半笑楼”。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古人用“山房”命名书房的很多,如宋濂的“青萝山房”、胡应麟的“二酉山房”、吴敬梓的“文木山房”、林则徐的“云左山房”等。

计成《园冶》:“馆,散寄之居”。

用“馆”命名的有王世贞的“小酉馆”、丁敬的“龙泓馆”、龚自珍的“盟鸥馆”、梁鼎芬的“寒松馆”等。

《尔雅》:“所以止扉谓之阁。”

古代藏书家的藏书楼多用“阁”字命名,如范钦的“天一阁”。

文人学士用“阁”命名书房,颇有古雅之风。

如叶梦得的“紬书阁”、唐寅的“魁星阁”、张岱的“云林秘阁”等。

《说文》:“轩,曲輈藩车。”它本指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后来轩指代房屋。

用“轩”命名书房,最有名的当推辛弃疾的“稼轩”,还有曾巩的“南轩”、黄庭坚的“滴翠轩”、朱熹的“达观轩”等。

《说文》:“舍,市居曰舍。”其本义为客舍,后指代房屋。

单用“舍”字作书房名的较少,而以“精舍”命名的较多。如赵汸的“东山精舍”、潘祖荫的“八求精舍”、张大千的“摩耶精舍”等。

“居”本是动词,后引申为名词,指住宅、房屋。

文人书房不乏用“居”字命名的,如朱彝尊的“静志居”、杨树达的“积微居”(《荀子·大略》:“尽小者大,积微者著”)、沈钧儒的“与石居”。

《广雅》:“庐,舍也。” 其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文人自谦书房简陋,称“庐”者较为常见,广为人知的是黄遵宪的“人境庐”、林琴南的“畏庐”等。

《说文》:“亭,人所安定也。”其本义指设在路边的公房,后指小房子。

用“亭”命名书房的有胡寅的“夺秀亭”、元好问的“野史亭”、朱彝尊的“曝书亭”、曹寅的“楝亭”等。

以“园”命名书房的有焦竑的“澹园”、李渔的“芥子园”、李方膺的“借园”、任凤苞的“天春园”(语出唐·施肩吾《下第春游》:“天遣春风领春色,不教分付与愁人”)、傅增湘的“藏园”、朱启钤的“蠖园”、王学仲的“黾园”(语出《诗经》:“黾勉从事,不敢告劳”)、王元化的“清园”等。

02

除了这些雅字,古人室名的命名方式,又有以下几种:

以所居之室命名

其中又可分为以居室环境、形状、建筑时间、建筑地点、建筑材料等命名的多种情况。

以居室环境命名者如明朝著名出版家、藏书家安国,其于居室后冈植丛桂二里余,因名其室曰“桂坡馆”;明代末年书画家、出版家胡正言因于斋前植竹十余竿,因名其室曰“十竹斋”。

其他如一石庵、一草亭、一角山楼、九梅堂等都反映了居室的环境特点。

以建筑时间命名者如唐代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在浙江乌程西南杼山造亭,其建筑时间是癸丑年(大历八年)癸卯月(十月)癸亥日(二十一日),因命之曰“三癸亭”。

以建筑地点命名者如宋代王安石旧居在金陵报宁寺,自城中上钟山,到这里正好走了一半,因命之曰“半山亭”。

以所寓之志命名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人卫泾因取此句之意,名其室曰“后乐堂”,寄托忧国忧民之心。

明人戴金以力行、责己、克终为三件难事,因名其室曰“三难轩”,寄托征服三难之心。

明人吴钟峦对子孙提出十大愿望,因名其室曰“十愿斋”,寄托心愿。

以所藏之书命名

其中又可分为藏书目的、藏书方法、藏书内容等。

以藏书目的命名者如清章钰“四当斋”表示嗜书如命,为读而藏。

“四当”兼取宋尤袤和明胡应麟之语。

尤袤说:“吾所抄书,今若干卷,将汇而目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尤袤》)

胡应麟说:“所嗜独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诵之可以当韶頀,览之可以当夷施。”(《藏书纪事诗·胡应麟》)

以藏书方法命名者如明祁彪佳“八求搂”、清潘祖荫“八求精舍”等,“八求”即宋代藏书家郑樵所总结的求书八法:“一即类以求,二旁类以求,三因地以求,四因家以求,五曰求之公,六曰求之私,七因人以求,八因代以求。”

以藏书内容命名者最多。

金元好问多藏野史,“往来四方,采摭遗逸,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亲为纪录,至百余万言,捆束委积,塞屋数楹,名之曰野史亭”。

清代黄丕烈藏宋本百余种,名其室曰“百宋一廛”。

以所敬之人命名

宋代文学家虞俦钦佩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因名其室曰“尊白堂”;

明代文学家袁宗道极为推崇唐代白居易和宋代苏轼,因名其室曰“白苏斋”;

明代诗人黄淳耀羡慕晋代陶渊明,因名室曰“陶庵”;

宋代著名学者杨时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一日见(程)颐,颐偶瞑坐,(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宋史·杨时传》)。

“程门立雪”的故事即源于此。

清人程大年一意尊师,遂名其室“立雪斋”。

03

古人发生在室名的逸闻趣事、情感传奇以及主人特立独行的志行、跌宕坎坷的经历,无疑将成为吸引后人眼球的佳话。

品鉴精英贤人的室名,眼前不由浮现他们拥坐书城、黄卷青灯、挥毫疾书的身影。

古人不求书房豪华,也不在意书房的面积有多大。

南宋文学家陆游在《新开小室》诗中说:“并檐开小室,仅可容一几。东为读书窗,初日满窗纸……”,新辟这间“仅可容一几”的小书房时,陆游已年逾八旬,但陆游对小屋相当满意:“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明代文人归有光的书房“项脊轩”也以“小”出名:“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即使皇家书房,也并非以大为好。

文人的书房,形形色色,韵味无穷,是文人舒张自如的精神世界。

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心怀清趣之人,一种是心怀浊念之人,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

得趣不在多,一书可怡情;会心不在远,一画可静虑。

人若得一段清趣,便可观物洗尘、燕居养气、剪欲乐志。一间小小的书房,便是漱洗尘心的道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华茶道

编辑/陈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