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中山一院关节外科 张紫机副主任医师
秋冬时节,许多中老年人觉得自己的“风湿”又犯了。只要天气寒冷、潮湿,膝关节肿痛就会不期而至,下楼的时候疼,下蹲也疼。
但其实,大多数人以为的“风湿”,实际上是一种膝关节的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张紫机副主任医师在关于骨关节炎的健康讲座上介绍,骨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65岁以上人群超过一半为骨关节炎患者。
该病可导致膝、髋、踝、手和脊柱等关节部位出现疼痛、畸形与活动障碍,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四大致残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骨关节炎?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也意味着骨关节炎患者会越来越多。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为骨关节炎?
从临床症状方面,张紫机指出,绝大多数的骨关节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是关节疼痛及压痛,部分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肌肉萎缩、有骨摩擦音(感)等。
在门诊中,有时还需要通过X线、核磁共振、CT等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实验室检查来辅助判断,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
2018年新修订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中也明确提到,如果满足以下症状或体征中的第一条,再加上2、3、4、5中的任意两条或以上,则可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
1、近一个月内反复的膝关节疼痛;
2、站立位或负重位的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病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3、年龄大于或等于50岁;
4、晨僵时间小于或等于30分钟;
5、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阶梯化及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骨关节炎虽不致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一旦确诊为骨关节炎,需要积极地接受治疗。
正确的治疗不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延缓疾病的进展,还可以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与目前大多数疾病提倡的“精准治疗”类似,张紫机表示,骨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是阶梯化及个体化的治疗。
也就是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自身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及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阶梯化治疗的底层是基础治疗,适用于所有的骨关节炎患者,也是病变程度不重、症状较轻的早期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
具体包括正确认识骨关节炎,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及工作习惯,减少或避免爬楼梯、爬山,避免长时间跑、跳、蹲等容易损伤到膝关节的行为;适当增加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训练关节的功能;通过热疗、按摩等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日常出行通过手杖、关节支具等行动辅助来减轻关节的负担等。
“如果只通过基础治疗无法帮助缓解疼痛,则考虑进入上一级的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骨关节炎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药物、关节腔注射药物、缓解症状的慢作用药物、抗焦虑药物以及中成药等。”
张紫机提醒,当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已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治疗还需再向上升级,通过手术治疗来减轻或消除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具体的手术方法包括关节软骨修复术、关节镜清理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以及终末期患者成熟且有效,日益应用广泛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当然,具体采取哪一种手术方法,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实际情况来选择。
文字整理:麦琼璇
编辑/雷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