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开讲 带孩子探索老北京文化
人民网-北京频道 2019-12-25 13:35

12月22日下午,伴随着冬至的暖阳,“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第五期)——《探寻老北京文化 讲给孩子的老北京》在北京首都图书馆如期开讲。

本期讲坛特别邀请京城文化传播者、《小姥爷给孩子说北京城门》作者韩世平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作为一位热爱并深谙北京文化的地道北京人,他喜欢给孩子们讲老北京的文化故事,深受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

在讲座开始前,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父母必读杂志社恽梅主编向首都图书馆赠送了《小姥爷给孩子说北京城门》,让广大读者第一时间就可以在首都图书馆阅读这本书。

讲坛伊始,“小姥爷”韩世平老师从当天的节气冬至说起,冬至是数九第一天,中国古代素来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提醒小朋友和大朋友们要注意防寒保暖,一下子为大家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

接着,“小姥爷”从自己儿时对北京城和北京城门的记忆和情感说起,娓娓道来老北京城的故事,讲述着北京城门的命名和发展、格局与变迁、历史与文化。

什么是“四九城”?

以前老北京民间有句俗话叫“内九、外七、皇城四”,说的就是北京城内外进出的城门数。北京的城门,作为历史留存下来的建筑精华,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虽然在今天,城墙环绕的旧都市模样已经看不到了,原来的老城墙已变成了宽敞的环城大道,但是城门命名的地名的得以保留。跟随着“小姥爷”的讲述,我们似乎可以追忆古都的城门,想象出老北京城池的一些样子。

什么是老北京人的精神?

除了介绍北京的城门,“小姥爷”还向大家讲述了各种老北京有趣的历史故事。大栅栏里面的老字号,老北京人创办的很少,如瑞福祥、同仁堂、六必居等都是第一批的“北漂”创设的,因此北京文化是全国文化积攒的精华。

随着商业的发展,逐渐树立起了为人要厚道、办事要认真、待人处事要局气、爱憎分明的老北京人的精神。而这也得益于全国各地的人把这种精神汇聚于北京。

儿化音用在哪儿?

北京话的儿化音也特别有意思,比如九门不带儿音,而外门带儿音;颐和园、圆明园不带儿音,街心公园带儿音……“小姥爷”讲道,老北京儿化音是有讲究的,高大正规的都不带儿音。

为什么北京有些地名带“各庄”?

答:这个有两种解释,一个是在当初开垦土地的时候,最开始来的人都是男性的强壮劳动力,一些村落就以开荒者的姓氏来命名,最初“各庄”其实是“哥庄”。比如姓王的就被称为“王哥庄”。时间久了人们慢慢地就把“哥”叫成了“各”字。

另一个说法是,“各”字本来是“家”字,由于从古至今“家”字的读音发生变化而发生了改变。张各庄就是张家庄,杨各庄就是杨家庄。

“锣鼓巷”的命名有什么讲究?

答:锣鼓巷在早年间也有别的名称,如“罗锅巷”“蜈蚣巷”,取名“罗锅巷”是因为南锣鼓巷是中间高,两边低的机构,就像一个驼背的人。而取名“蜈蚣巷”,则是因为南锣鼓巷是由一条主巷和八条小巷子组成的,主巷是南北走向,八条小巷子是东西走向,整体看上去,就像一条大蜈蚣。

为什么12个时辰对应12个属相?

答: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以及动物出行时间和活动时间,将时辰与属相结合在一起。比如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的一点是子时,因为这个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而晚上七点到九点,古代天黑没有灯光,正好是黑夜扩散的时候。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所以戌时属狗。

“小姥爷”韩世平用京腔京韵娓娓道来北京的民俗和老故事,在座的小朋友和家长们品味着“京味儿”文化,感受着北京文化的深厚与博大。

提到文化,“小姥爷”引用文学家梁晓声对于文化的解释:“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其实是一个人教养的体现。孩子的起跑线是家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培养孩子好的教养,让孩子懂得自由应当是在一定约束下的自由,教育孩子把“谢谢”“你好”“对不起”挂在嘴边,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最后,“小姥爷”韩世平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耐心倾听并解答了孩子和家长的问题。如有家长问到北京城西北为什么会缺一个角,韩世平老师就从多种民间传说、地质施工的角度深入浅出地给出答案,风趣幽默又有深度,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家长们也表示收获颇丰。

首都图书馆少儿阅读活动中心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分会儿童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梅,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父母必读杂志社主编恽梅等嘉宾与来自北京市家庭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以及关注家庭建设的和对北京文化感兴趣的小朋友等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由北京市妇联、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首都图书馆承办,父母必读杂志社协办。主办方通过邀请儿童心理、教育、社会学等领域名家大家,围绕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隔代育儿、家教热点、立德树人等话题,为广大家庭提供科学指导。自2018年11月举办首期以来,将于每季度在首都图书馆举办一场家教主题相关的活动。截止目前,讲坛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覆盖,已为近万名北京市民提供专题讲座和指导。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东城区“书香·中轴”中轴线文化讲堂开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8
提供专业家庭教育指导,“新蕊计划”开讲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30
专栏|打卡“网红”永定门,寺庙前始有民居成胡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5
探寻|曹雪芹笔下的北京地名——苇子坑、天齐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0
老北京铜锅涮肉有哪些讲究?这套图画书让孩子们了解非遗美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8
寻访 | 被遗忘的老北京五大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3
朋友圈|转个弯儿,就回到我的“老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5
2023年度“首图讲坛·乡土课堂”开讲 全年52场讲座讲述北京历史文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