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央行降准逻辑 专家预测4月仍存降准可能
时代周报 2019-04-09 09:43

3月29日,“央行将于4月1日下调银行准备金率”的消息如病毒般迅速传播。当晚11时20分,央行在其官方微博辟谣。4月2日,央行官方微博转载《金融时报》文章《成方街时评:给金融市场上的造谣者提个醒》,并表示已致函公安机关,请求查处消息源头。

与以往不同,此次央行在应对市场传闻时及时、强势出击,表明了在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复杂时,引导投资者的决心。

“预测央行是否降准,首先要看一季度的各项经济数据。如果各项数据表明经济已经企稳或很快企稳,则降准的必要性就没那么大;其次还要看目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情况和利率水平。”央行原调查统计司司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指出。

与此同时,3月31日与4月3日分别发布的中采和财新制造业PMI均回升至半年高位,制造业景气短期回升。同时货币利率再度下降,7天回购利率(DR007)降至2.4%左右,隔夜回购利率(DR001)降至2%以下,双双回到年初低位水平,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极其充裕。

即便如此,“4月降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预测,具体时间窗口可能在4月中旬公布一季度整体经济数据之后。“如果实体经济恢复未如预期,则央行可能较快地针对小微、民营企业展开定向降准;若数据回暖,降准政策则可能会延迟到6月末,以应对年中的流动性需求。”

5000亿基础货币缺口

2018年,央行连续四次实施定向降准,合计降准3%3.5%不等。进入2019年,央行货币政策延续稳健略偏宽松的趋势:1月2日调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口径、1月4日实施全面降准,1月降准净释放长期资金规模约8000亿元人民币。

尽管8000亿元人民币的释放金额规模巨大,但目前已基本消耗殆尽。

根据中泰证券统计数据,今年1月,央行通过降准、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手段,合计释放资金2万亿元左右。同时,央行一季度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12235亿元,其中185亿元已由此前降准置换,因此净回笼约1.2万亿元。

截至3月末,央行逆回购操作已无余额,相当于净回笼8400亿元人民币—收支已然相抵。

在降准资金基本消耗完毕的情况下,4月14日左右的缴税窗口以及4月17日到期的3665亿元MLF,将可能造成新的资金缺口压力。

实际上,2019年二季度将有4笔MLF到期:3665亿元于4月17日到期、1560亿元于5月14日到期、4630亿元于6月6日到期、2000亿元于6月19日到期。与此同时,作为缴税月份,4、5月预计将在货币市场中抽出流动性约7000亿元。

尽管续做MLF能够缓解因到期而产生的流动性压力,加之6月财政存款释放可能带来2000余亿元资金,但仍有约5000亿元资金缺口无法完全对冲。“如此一来,叠加MLF到期规模较大及传统缴税大月、地方债加速发行,4月面临的基础货币总缺口接近10000亿元。”明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由此造成的流动性压力已经为降准打开了空间。

“逆周期调节是今年货币政策强调的重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逆周期调节取得预期效果,货币政策会运用各种工具,其中包括定向降准以及货币市场投放流动性的一系列创新工具。

M2低于名义GDP增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为: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以更好满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需要。

“信贷投放在我国仍是信用创造形成M2的主要渠道,而信贷投放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连平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根据货币学派的理论,M2增速变化本质上是央行逆周期调节货币总量的反映,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运用偏松的货币政策推高M2增速、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反之则收紧货币政策,防止经济过热。由此可见,M2增速变化与经济增速变化,在理论上存在先后“正向”的关系。但目前,M2以及社融增速,并未完全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匹配。

“现在的社融增速有所回升,但M2还是低于名义GDP增速。特别值得强调的是,M1已经连续几个月在低位徘徊,接近1%,说明流动性离总体改善还有距离。”经济学家徐洪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速为6%6.5%,徐洪才预计,除去CPI上涨幅度,全年名义GDP增速应为9%左右,但2月末M2增速为8%,“M2增速提高0.5%到8.5%,算是比较稳健温和的调整”。

这也是市场普遍关注一季度国内经济数据的重要原因,如果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降准窗口将可能因此到来。

从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向好信号逐渐明晰。除3月31日公布的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5%,站上近6个月新高以外;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和49.3%,比上月上升3.0和4.0个百分点。

“现在市场的期待,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靠拢。”徐洪才对时代周报记者解读认为,目前社融和M2还是低于名义GDP,“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来看,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依然不少。”

利率并轨与降准目的一致

“即便一季度数据有所回暖,也不代表市场情况发生了本质改变,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的目标仍要保持。”明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盛松成也指出,降准的现实目的,在于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一致。他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国利率体系的传导机制大体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央行规定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信贷市场利率,“如果降准后,资金仍然留在金融市场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反而有可能助推金融脱实向虚”。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松的可能性较大,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连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未来两季度经济数据能够企稳,央行应该抓住时机,完成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的攻坚任务。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降准的目的之一,在于向银行体系补充低成本的长久期负债、提高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其实与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样,都是指向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并最终切实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目前疏通货币传导机制的关键仍在"利率并轨"。”连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将逐渐向货币市场利率靠拢。作为“降息”前提存在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也将完成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使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作者:王心昊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央行释放最新货币政策信号 降准有空间、降息受约束
第一财经 2024-09-06
央行释放最新货币政策信号,降准有空间、降息受约束
第一财经 2024-09-05
9月份信贷结构明显改善 专家预计年内仍存降准可能
证券日报 2023-10-14
社融、信贷超量 下半年降准可期
北京商报 2023-07-12
央行MLF超额续作1700亿元,机构:短期继续降准可能性低
中新经纬 2023-04-17
央行最新动作!净投放1500亿元释放什么信号?专家:LPR仍存调降可能
证券时报 2022-12-16
央行“呵护”季末流动性:连续三日千亿级逆回购 4月降准可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3-30
虎年首期MLF操作“量增价平” 专家称未来降准降息空间仍存
上海证券报 2022-02-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