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今年,北京市已新建完成100个社区微花园,覆盖全市16区及经开区。截至目前,北京全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9.84%,九成以上的首都市民出门500米即可游园赏绿,花园城市建设已融入首都城市治理的全过程。
北青报记者走进海淀区曙光街道融乐公园花园式示范街区,看到这里秩序井然:通学路与非机动车道有序分隔,遛弯的老人、带娃的家长在绿树草地间悠然漫步;下沉广场内,踢毽子的大爷大妈、打羽毛球的亲子组合玩得兴致勃勃,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我在这儿住了20多年,看着公园一点点变好。”家住附近的老街坊感慨道。据介绍,5800 平方米的融乐公园建成于2015年,随着时间推移,植被和基础设施逐渐老化破败。为更好满足周边居民游憩需求,曙光街道从去年开始对公园实施改造提升。
“以前路没规划,上学时段人车混行,又挤又不安全。现在路修得平坦,分区也清晰,环境美了,安全感也足了。”一位居民说。改造后的公园功能更趋完善,健身区、活动区各得其所,深受不同年龄段居民喜爱。“这儿的两个万花筒设计特别贴心,一高一矮照顾到不同年龄的孩子,我家孙女每次来都要转上两圈。”有家长表示。
海淀区曙光街道城管科副科长毕旗介绍,改造过程中,街道充分征集学生、居民、老师、家长的真实需求,最终形成兼顾学生通勤与居民休憩的方案。其中,“百木林”区域由人大附小的学生用废旧瓶盖制作画作,将低碳环保理念与景观美化巧妙结合;“千风谷”区域通过拆除废弃护栏扩大使用面积,打造全民友好活动空间;“万花镜”区域融入动植物标本元素,夜晚灯光亮起时更添趣味。
像这样的社区微花园,今年全市已新建完成100处。通过构建 “政府引导、社区主导、居民参与、社会协同”的联动机制,吸引居民参与,共同打造便捷舒适花园生活场景。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建成城市休闲公园344处、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709处、绿道2015公里,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17.09平方米。截至2024年底,全市纳入名录公园1100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