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携程集团获悉,今年5月,携程集团宣布投入10亿元旅游创新基金,并同步启动首届“旅游创新贡献奖”。近期,获奖名单正式揭晓,20个来自全球的“现象级旅行现场”从数百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分享总额1000万元奖金。这不仅为全球旅游业注入强劲动力,更标志着携程正通过系统化机制,将旅行从传统消费场景重塑为可持续创新的生态载体。
三维评选体系
解码旅游创新方程式
首届“旅游创新贡献奖”的评选严格筛选2023-2024年间新开或爆红的头部项目,要求兼具创新性、目的地带动力和可持续理念。最终的20个获奖项目中,国内项目10个,全球项目10个,既体现了中国旅游创新的强劲实力,也彰显了奖项的全球视野。
评选体系是此次奖项的核心创新所在。携程构建了“数据分析(50%)+专家评审(30%)+用户投票(20%)”的三维评估模型,精准量化创新价值。数据分析维度重点考察项目在携程平台上对目的地热度和订单转化的带动效果,以及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影响力;专家评审与用户投票则聚焦“创新性、可持续性、可复制性”三大核心指标。
评选还首次提出“旅游创新方程式”,以生产驱动与传播驱动为双轴,解构创新路径。生产驱动类项目通过技术赋能、业态升级等实际投入创造新体验,传播驱动类项目则依靠内容营销与文化共鸣引爆热度。
正如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所言,10亿元旅游创新基金主要聚焦两大核心:一是对创新项目进行长期投资,重塑目的地增长模式;二是促进跨行业合作,汇聚创新人才共同打造独特旅行体验。在此基础上设立的“旅游创新贡献奖”,每年颁发超1000万元奖金,旨在激发全球旅游生态的创新基因,推动目的地从“流量追随者”向“热点制造者”转型。
全球创新图谱
技术文化艺术内容四维共振
20个获奖项目共同勾勒出“全球旅游创新地形图”,技术、文化、艺术、内容四大维度的创新碰撞出璀璨火花,印证了携程创新方法论的实践价值。
技术创新从“炫技” 转向“实用赋能”。拉斯维加斯 Sphere 的 Afterlife Show 通过 AI 实时解析音乐与观众生物数据,在 16K 球幕生成动态视觉,配合神经声场系统打造沉浸式 “集体创造” 体验。
文化创新突破“表面展示”,深入非遗内核转化为可体验场景。泉州蟳埔女“簪花围” 通过“非遗体验 + 旅拍”模式,日均游客从 200 人增至 8000 人,带动周边增收超 3 亿元,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典范案例”。
艺术创新让旅行成为“美学沉浸”。张家界七十二奇楼以109.9 米成“全球最高吊脚楼形态建筑”,用“拆旧还旧”还原湘西传说,360°沉浸式演艺结合真人与全息投影,打造“璀璨光影不夜城”,年接待 300 万游客。
内容创新让 IP 成为“流量引擎”。国产 3A 游戏《黑神话:悟空》带动山西古建搜索量翻倍,玩家化身“悟空”探秘现实神话世界;伦敦国王十字车站 9¾ 站台还原《哈利・波特》场景,成全球粉丝朝圣地。
行业价值跃迁
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范式革命
“旅游创新贡献奖”的意义更在于为全球旅游业提供了可复用的创新方法论。携程通过解构20个获奖项目的增长逻辑,将碎片化的行业探索上升为系统的创新范式,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从“流量竞争”迈向“价值竞争”。
这一转变首先体现在“创新沙盒”的构建上。奖项为传统景区提供了低风险验证创新模式的环境,中卫沙漠钻石酒店以“星陨成钻”为灵感,用菱形切割玻璃幕墙与AR技术解码星际故事,验证了自然景观与科技艺术融合的商业价值。
其次,奖项搭建了“国际表达”的翻译通道。海外项目如沙特AlUla沙漠艺术节通过大地艺术与沙漠环境对话;中国项目则通过簪花围、英歌舞等案例,找到非遗与民俗的现代表达,向世界输出“中国故事”。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推动行业形成“可持续创新”共识。获奖项目普遍兼顾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沙特Shebara度假村完全依赖太阳能供电和海水淡化,废物100%岛上回收;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创造冰雪艺术的同时,注重能源循环利用。
未来,携程将持续投入奖金,开放创新基金申请通道,吸引全球目的地竞逐创新灵感;同时建立全球创新案例库,向全行业开放复制接口,让每个目的地都能在创新笔记上续写下一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