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后带着乡愁又出发 《宝岛一村》将在北京世纪剧院上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4 16:18

17年来,这一跨越半个世纪的乡愁故事,一次次出发,而8月22日、23日,这部浓缩了三代住民、四个家庭生活片段的《宝岛一村》,不仅将回到2010年开启大陆巡演时北京首演的剧场世纪剧院,还将迎来王伟忠特别出演说书人。

8月13日,《宝岛一村》的“灵魂人物”——编剧、导演赖声川、男主人“老赵”的两位饰演者屈中恒和文章,从眷村二代演到一代的那维勋,以及新生代演员、来自上剧团的司雯,齐聚北京世纪剧院,与观众分享了十七年来村里村外的点点滴滴……

《宝岛一村》的诞生,离不开两个男人——赖声川与王伟忠。眷村长大的王伟忠,因担忧眷村记忆随拆迁消散,于是他找到了赖声川,希望他能做一个关于眷村的舞台剧,把记忆中的儿时生活搬到戏剧舞台上。当时他用一句“电视都是速食,只有话剧才是永恒的”打动了赖声川,于是,赖声川把自己从王伟忠那里听说的和亲历的25个家庭、上百个故事,浓缩成了《宝岛一村》。十五年前,这个关于眷村的故事终于来到了海峡对岸,来到了眷村人朝思暮想的故乡,从此,《松花江上》的旋律伴着灯火照亮回不去的故乡。

当初“建村”时,众多眷村子弟闻声主动自荐,屈中恒和那维勋便是其中两位。饰演“老赵”的屈中恒,将自己的父亲作为参照对象。“我爸爸的很多性格其实和‘老赵’一样,热心、愿意帮助邻居,比如他扫地的时候,把自家院子扫完,还要帮邻居门前也扫一扫。”而他印象最深的也是台北第一轮演出时,很多长辈由儿女陪伴或是孙子、孙女搀扶来的,席间总是传来此起彼伏的恸哭,但就是这些拄着拐杖的观众,谢幕时全部起立鼓掌,那个画面他至今记得。

而那维勋则是从眷村二代的“大牛”演到了一代的“李子康”,代际的变换也是一次成长。《宝岛一村》对于从小学音乐的他来说犹如一首庞大的交响诗。在剧中,他演绎的情节与父辈的经历相似。那维勋的父亲七岁时与奶奶和叔伯们一起辗转来到台湾,但奶奶在迁徙的中途就过世了,父亲四兄弟也走散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却也有意想不到的巧合,四兄弟在因缘际会之下,慢慢地重逢了。然而自从父亲七岁到台湾,便再没回过大陆,直到2007年左右才回到老家。那维勋说:“2016年我父亲去世,所以在此之后的每一场《宝岛一村》,我都觉得是演给天上的爸爸看的。”他会将舞台上屈中恒最后的读信片段,当作是父亲在对自己说的话。

而文章也透露了自己内心独特的小癖好,“我喜欢演那种疼的、有痛感的角色”,而他曾经在《宝岛一村》演过的周宁正是这样一个角色。如今,从“周宁”到“老赵”,文章说:“赖老师的戏里没有简单的角色。”

2020年,赖声川在自己的阵地上剧场五周年之际,由上剧团的演员传承演出了专属版《宝岛一村》,2023年起,专属版不仅驻场上剧场,每年冬天和大家温暖相见,更是开启了全国巡演。今年,双版本的《宝岛一村》巡演之旅再次启航。上演17年的经典版本将在北京站迎来它的第350场演出,王伟忠也将特别出演“说书人”,娓娓道来这个故事。而专属版如今也上演了116场,双版本加起来超过460场的演出体量,对一个近三十人的剧组来说是十分不易,2008年至2025年,《宝岛一村》一次次集聚、又一次次出发。

原始版本的每一次出发,都有着特别的意义,他们演绎的是自己父辈的故事——那些回不来的亲人长辈,无数次念叨着“回家看看”;那份错把他乡当故乡的无奈,都转为了对回不去的土地的渴盼……或许后辈们每一次回到这些美丽的地方,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慰藉,每一次带着他们的故事走遍全国,就好似替自己回到了故乡。而专属版的巡演则是在不断解锁新的版图,年轻的演员们也让更多人看到这个不说就会被遗忘的故事,让想念《宝岛一村》的人,时不时就可以走进剧场,看看戏,吃一个包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李涛

相关阅读
会昌戏剧季002即将启幕 赖声川:文化生态可滋养一片土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5
乌镇戏剧节:看传统与现代交汇,听过往与未来对话
梅生 2024-11-04
艺镜 |《江/云·之/间》看赖声川的“守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3
男子3岁时不慎与家人走失 警方帮助下35年后终与家人团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1
两地演员同台,两代演员传承,《宝岛一村》再度启程即将来京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1
2024年10部国际顶尖音乐剧将亮相天桥艺术中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如梦之梦》专属版上演,倪妮“顾香兰旗袍”融入非遗技艺
澎湃新闻 2024-02-04
寻访|跟随赖声川带戏回乡 替赖老爹走一段回家的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