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重要指示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在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了“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和故事征集活动,组建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团,在全系统开展了巡回宣讲。宣讲团通过讲述来自一线的故事,充分展示了首都卫生健康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风貌。
2023年7月30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从内蒙古乌海西开往北京丰台的K396次列车被迫滞留在门头沟落坡岭站。次日,门头沟区山洪暴发,洪水漫灌,但医疗救援行动却从未停止……宣讲中,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浩分享了自己参与救援的经历。
8月1日下午1点50分,陈浩同其他9位同事组成的“门头沟区首批医疗救援先锋队”,跟随北京特勤消防前往落坡岭救援。10人中,有儿科及内外科医生、康复师、心理医生、护士,年龄最小的只有23岁。
晚上7点,救援队从三家店火车站集合出发。大家淋着小雨,坐在露天的火车“甲板”上,一路坐到了门头沟斜河涧村。
7点45分,前方铁路断轨,医疗队不得不开始15公里的徒步行进。“因为大家穿的是薄底胶鞋,踩在锐利的落石石子上,就像踩在了趾压板上一样,每一步都是疼痛。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我们借助微弱的手电筒灯光,穿越了铁轨空悬的3号隧道,暴雨急袭的4号隧道,只能侧身而行的5号隧道,最后,通过了被淤泥沼泽覆盖、不得不深一脚浅一脚蹚水穿越的6号隧道。”
0点5分,医疗队终于到了目的地——落坡岭。5个小时的徒步跋涉,一路的心惊胆战,满身的疲惫不堪,但当看到深夜中还在等待救援的旅客们,陈浩和同事们顾不上休整,即刻开始了医疗救助。这里有高血压没有控制的阿姨,有被落石击伤的年轻人,有皮肤过敏的孩子,有口唇化脓的老师……
早上8点,医疗队去巡视滞留旅客,发现有两位特殊的患者等待救援。
36岁的大凯,是一位恶性肿瘤的患者,也是一位左下肢因伤截肢的失能青年。身体的虚弱,让他从板凳移动到轮椅上,已是大汗淋漓。当时,他使用的肿瘤靶向药仅剩下一次用量。
10岁的小美,是一位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儿,平日每隔7天要输一次血小板。输血间期,一个小小的磕伤,就可能让她面临大出血的风险,而当时,距离她再次输血小板仅剩下两天时间。
铁路断了,公路断了,通信也断了,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医疗队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联系转运。他们在现场录制了求助视频,同时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救援信息无法传递出去,晚上,即使冒着风险再次徒步走回门头沟城区,也要把他们的求助信息带出去。幸运的是,11点10分,基站恢复了。在大台街道和区卫生健康委的帮助下,医疗队顺利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到了直升机转运。
下午2点48分,满载着希望的救援直升机“横空而降”,陈浩和同事们兴奋地去送别大凯和小美。
远处,一位骑着三轮车的大叔笑眯眯地看着陈浩,然后像变魔术一般,从破旧的上衣口袋里拿出一个李子,说:“陈大夫,你吃。”
“别、别、别,你们都没有吃的,这颗李子我不能要。”陈浩下意识地回绝,又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他认得我!”
“您是?”
“我姓安,6年前心梗,就是您放支架救的我!”
瞬间,一股暖流涌上了陈浩的心头。“6年了,他竟然还记得我。因缘际会,我和安大叔竟在这里相遇。”
陈浩说:“我从没想过,有一天能成为洪灾医疗救援队的一员。我从没想过,我和我的患者会在断水断电断食物的极端环境下相遇。我更没想过,我曾经的患者,会在我和队员饥肠辘辘的时候送来这弥足珍贵的李子。我只知道,那颗李子,特别的甜!”
下午4点26分, 10个人的医疗队踏上了回家的路。再次走过漫长、危险的15公里,陈浩看到了和黑夜中完全不同的景象。
乱石中,武警官兵在用担架转运伤者。
断轨旁,无数的工人在抢修、清障。
隧道中,陌生人背着一包一包的物资徒步往山中运送。
“我们和他们,逆向而行,只是此刻,有了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