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时代,安康就有先民活动。安康夏属梁州,商、周为庸国封地,春秋时期被秦、楚、巴三国分割。公元前312年,秦置汉中郡,安康归属汉中郡管辖。
“安康”,得名于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当时,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在今石泉、汉阴设安康县。后因汉江北移,城为水所毁。公元504年,其地归魏,北魏将治所迁到汉江之南,即今天的安康城。明代为兴安州,州城建在汉江高河漫滩上,因地势低下,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被洪水淹没,便在城南另建一城,称为南城或新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又在原旧址建城,就是今天所说的旧城或北城。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北城又被水淹没,次年便将县治迁到南城,并于兴安府复置安康县。清末,新旧两城并存。
一条汉江把安康分为两大地域,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地貌也呈现出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是天然的鱼米之乡。
还有简称为“汉”的古镇——汉江下游的武汉,别称江城。“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是李白在诗中描写的武汉。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汉水在此与长江交汇,由此可北上中原、南抵湘粤、东通吴会、西达巴蜀,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峙立于汉江、长江两岸。今武汉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万平方米,常住人口1373余万人。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国际湿地城市。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汉是中国最早起源的古城镇之一。上溯至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东湖放鹰台遗址、4300年前的张西湾古城遗址、3500年前的盘龙城遗址,都有古人类在此生活的遗存。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秦汉时期,先后属南郡、江夏郡。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先后在今汉阳的龟山北麓、却月城西兴建却月城和马骑城,“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最早的城堡。
武昌则为沙羡县治所。三国时,孙吴政权的开拓使武汉发展迅猛——东吴在今武昌、汉阳分别修筑了夏口城、鲁山城,并移江夏郡治鲁山城。夏口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有瞭望塔,取名为黄鹤楼。因东吴大将鲁肃镇守龟山,故改为鲁山,汉江注入长江处,又名鲁口,城也名为鲁山城。
三镇之名,由来各不相同。武昌,得名源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孙权从公安迁都鄂城,取“因武而昌”之义,将鄂城改为武昌。汉阳,因位于汉水以北,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故为其名。后汉水改道北移,使汉阳位于汉水南岸。汉口,因为汉水的入江口而得名。
武汉,最初是指武昌府和汉阳府。1927年,北伐胜利后,武汉正式作为行政名称,统领武昌、汉阳、汉口三镇。
近代史上,武汉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堪称“楚中第一繁盛处”,乃“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的“天下四聚”之一。会馆行帮、五方杂处,街头巷尾的市井小民喧嚣快活。尤其是汉正街、长堤街,更是老字号林立、三教九流云集,好一派烟火人间。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楚文化重要发祥地,而今成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汉水熠熠,古镇悠悠。在光芒四射的汉水古道上,还有一大批古镇,如公元505年北魏在洋县设立龙亭镇,公元553年西魏在洋县设立洋州镇,在紫阳县西北汉水东岸设立的汉王镇、博望镇、华阳镇、谢村镇……等等,尽把汉水的风姿展现。
人水相亲。人类要生存、繁衍,离不开水。《史记》云:“甚哉,水之为利害也。”自远古以来,人类就有了趋利避害的水文化觉醒——从“逐水草而居,遇洪涝而徙”,到“鲧作城”“禹决江、峻河”“四奥既居”,再到修堤筑台、丁坝顺坝、改道分流、建闸引水等,均为“以水就人”“以水治水”。
汉江的堤防,经历了由大小挡水堤塍到互不相连的堤垸,各式堤垸与零星堤段沿江而筑,进而分段连接,以至发展为连续完整的大堤的演变过程。这些演变,与汉江的洪水灾害密不可分。
汉江上游,河行谷中,河出山谷,山尽水泛。汉江发端于秦岭南坡,受气候和地形影响,洪水的形成多因上游集中性暴雨而发育,至中下游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灾害——暴雨强度大、历时短、雨量集中,产生的暴雨洪流速度快、陡涨陡落、破坏力强。
据统计,从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到1949年的1649年间,汉江中下游共发生大小水灾239次,两岸堤防三年两毁,百姓和江边城镇深受其害。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