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雅频:北京检察机关办案质效水平居全国前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19:44

2024年1月23日,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雅频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受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案件142933件,办结136110件,同比分别上升56.9%和52.9%。

2023年北京检察机关受理“四大检察”142933件 起诉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5896件

朱雅频介绍,2023年,北京检察机关受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案件142933件,办结136110件,同比分别上升56.9%和52.9%。北京检察机关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14件14人、涉黑恶犯罪8件76人;发挥检察机关反腐败职能,起诉监委移送职务犯罪309件376人;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51件,同比上升75.9%,办理了全市首例激活适用机动侦查权规定的案件。

北京检察机关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突出维护金融安全,起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犯罪888件1465人,探索以关联“冒烟指数”与金融检察业务数据强化预警功能,防范金融风险向社会稳定领域传导。强化军事安全检察保障,严惩危害国防安全和涉军人军属犯罪29件30人。

据了解,2023年,北京检察机关起诉故意伤害、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5896件6665人,追赃挽损49亿元,同比上升49.3%。

同时,北京检察机关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办理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32件,开展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促进完善600多个校园周边相关标志和设施1503项;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70件526人,加强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附条件不起诉127人。

联动查办安全生产领域制贩、使用特种行业“假证”人员252人

据了解,北京检察机关能动参与全市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起诉重大责任事故、危险作业等犯罪139件173人,丰台检察院办理长峰医院重大火灾事故案,昌平院办理重大违法经营地下油库案;推送线索联动查办安全生产领域制贩、使用特种行业“假证”人员252人,溯源整治黑灰产业链上假冒国家官方网站226个。

此外,北京检察机关服务“23·7”极端强降雨抢险救灾,依法办理涉汛刑事案件6件22人,房山、门头沟等院扶助受灾群众于危难时际。守护人民群众的公共财产权益,起诉危害税收征管犯罪199人,同比上升15.7%;立案办理涉税公益诉讼案件34件,联动税务机关追缴140家加油站、供油公司税款2.4亿元,推动经营主体增值税申报纳税收入同比增长44.8%;追缴耕地占用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逃税款2.8亿元;办理骗取国家农药补贴、粮食运费补贴资金案件24件112人,追缴赃款1200余万元。

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508件 联动多部门吊销“幌子”“空壳”公司营业执照135个

朱雅频表示,北京检察机关努力让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把握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508件2594人,联动市场监管部门治理“幌子”“空壳”公司,吊销营业执照135个。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119件149人,起诉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261件320人;依法监督涉民营经济保护民商事案件105件,涉案标的4.8亿元;对接保企业稳就业需求,促进83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合规经营,推动健全市区两级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让法治元素成为企业发展要素。

北京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作为中国环境资源司法案例刊载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

2023年,北京检察机关强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开展建筑行业非法倾倒垃圾、资源领域非法采矿等专项监督,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611件;会同津冀及毗邻省市检察机关建立协作机制,围绕守护永定河构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屏障。市检四分院诉朱某良等人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作为中国环境资源司法案例刊载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

联动市住建委整治违规使用公租房 收回市值14.7亿元的708套住房轮候配租

据介绍,北京检察机关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996件,办结最高检交办重复信访案件37件。完善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机制,靶向执法司法高频投诉问题开展17个“小专项”法律监督,联动市住建委整治违规使用公租房,收回市值14.7亿元的708套住房轮候配租;依法开展支持农民工起诉工作,帮助讨回欠薪8516万元;向因案致困的518人发放司法救助金885万元,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案件占91.2% 对犯罪情节轻微且认罪悔罪的依法不起诉7556人

朱雅频介绍,北京检察机关强化人权司法保障。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案件占91.2%,对犯罪情节轻微且认罪悔罪的依法不起诉7556人;对捕后可不继续羁押的,依法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1052人,诉前羁押率较近年最高点下降27.5个百分点。保障律师依法履职,听取律师意见25857人次,提供线上阅卷服务12061次。

另外,北京检察机关聚焦检察行权偏重履行司法职能、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问题,落实“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治要求,办理侦查、审判、执行等监督案件93443件,办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司法案件49490件,监督办案占比由2020年的24.9%提升到2023年的65.4%,推动检察履职的监督主动性与司法被动性有机统一。

依法将应当接受行政处罚、处分的涉刑人员信息,移送行政机关处理1150件

据了解,北京检察机关推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要求,持续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法律监督。针对“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问题,监督立案201件,监督纠正299件次;针对“判实未执”问题,监督交付执行423人;针对“大标的额民商事审判案件行权不当”问题,提出监督意见524件,法院办结的466件全部采纳。

同时依托监检衔接机制,向纪委监委移送违纪违法线索138件203人,推动监察检察“一案双查”占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案件的29.4%。加强行刑双向衔接,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线索399件,公安机关已立案380件;依法将应当接受行政处罚、处分的涉刑人员信息,移送行政机关处理1150件,其中涉特定行业从业禁止规定的721件。

2023年办案质效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52件 超前两年总和

朱雅频介绍,2023年,北京检察机关分别受理刑事、民事、行政检察案件92708件、26607件、19096件,同比分别上升45.5%、75.4%、149%,受理公益诉讼检察案件4522件,同比基本持平。在办案总量持续攀升情况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比重由2020年的9.1%上升至2023年的35.1%,检察履职全面性协调性不断增强。强化“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价值导向,办案质效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据了解,北京检察机关2023年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52件,超过前两年总和,法律监督质量更具代表性指向性。

数字检察对监督线索发现、监督案件办理的贡献率均达69%

朱雅频介绍,北京检察机关深入实施数字赋能检察战略。发挥数字革命驱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变量作用,促进数据赋能与检察效能“双效合一”。2023年北京检察机关的数字检察对监督线索发现、监督案件办理的贡献率均达69%。

此外,数字检察“加持”技术性辅助、穿透式审查、实质性监督,助力深挖彻查深层次违法犯罪问题。发现并向公安机关移送各类犯罪线索1309条,已立案346件;关联应用检法业务数据,针对虚假诉讼、“执行难”等突出问题提出监督意见1408件,同比上升96.6%,其中涉虚假诉讼的195件,同比上升91.2%。针对财产刑执行不规范问题,监督纠正1073件,已执行6000余万元。向行政执法机关推送检察履职发现的违法行为问题线索4103条,已查处1803件。

同时,北京检察机关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首批聘请43名专家担任技术调查官,运用卫星遥感、三维实景模型重建等技术辅助办案2412件,同比上升31.4%。在全国检察机关首次使用探地雷达和瞬变电磁技术判定生态环境受损程度,支撑公益诉讼检察能级提升。

深化个案办理到溯源治理检察实践 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300份

据介绍,北京检察机关深化“个案办理—类案监督—溯源治理”检察实践,促进法律监督由案到治。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300份,办理医保诈骗系列案件提炼的欺诈识别规则、办理骗取国家农药补贴系列案件提炼的骗补防范规则,融入相关管理规范和机制;开展涉安全生产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监督提炼的假证识别规则,录入北京安全生产和隐患治理“企安安”系统。针对刑事犯罪中轻罪案件占比超过80%的实际,以构建轻罪治理体系努力跑在问题治理前面,融入精治共治法治城市治理。

朱雅频表示,2024年,北京市检察院强化统筹谋划、各分院基层院立足功能定位,积极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加大对危害国家安全和首都社会稳定等犯罪的打击力度,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助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助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服务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塑造检察联动协作新动能。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做实检察为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