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探寻中轴线老字号牌匾背后掌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0 13:00

◎户力平

中轴线是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既集中了众多的著名建筑,也聚集着多家百年老字号。其门头上那一方方金字招牌,制作精良、古色古香,且多为文化名人所题,文辞绝胜,各具风采,是展示老北京深厚商业文化的符号,而不少牌匾背后还有着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

中轴线老字号离不开56个吉祥字

为了探寻中轴线老字号牌匾背后的轶闻趣事,我特意邀请了研究北京牌匾文化多年的高先生与我同行。因中轴线老字号主要集中在南段,也就是前门大街,所以我们的寻访从正阳门箭楼前的五牌楼开始,自北向南而行。

高先生介绍说,自古以来,商家对自己的店铺字号招牌格外重视,其名称和牌匾的款式、字样都要花费很大心思。就名称来说,既要简洁明快,又要富有寓意,商家往往在买卖正式开张之前,便开始琢磨起什么字号了。纵观数百年间老北京颇有名气的店铺字号,基本上离不开这56个吉祥字,即“顺裕兴隆瑞永昌,万亨元利复丰祥。泰和茂盛同乾德,谦吉公仁协鼎光。聚义中通全信义,久恒庆美大安康。新春正合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这56个字由清代文人朱彭寿在《安乐康平室随笔》中总结而成:“市肆字号,除意主典雅或别有取义者不计外,若普通命名,则无论通都僻壤,彼此无不相同……而吉利字面,大抵尽此五十六字中,舍此而别立佳名,亦寥寥无几字矣。”

京城字号牌匾的题写者多为身份显赫的翰林书家或高官,当时店铺喜欢用正统的颜或欧体楷书,一是楷书容易辨认,二来字体饱满的楷书象征着物阜年丰、财源茂盛。20世纪初期,京城字号牌匾的书写者除了恪守传统的前清翰林之外,还有政界要员、社会名流和知名书法家等,如李鸿章、梁启超、吴昌硕、康有为、徐世昌、冯恕、吴佩孚、郑孝胥、张伯英、曾国藩等。20世纪中期以后多为现代文人和书法名家,如郭沫若、赵朴初、邓拓、舒同、李可染、吴作人、溥杰、启功等。

可以说,老字号牌匾既是一幅幅美妙的书法作品,更是展示老北京深厚商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而中轴线上附近汇集的老字号最多,兴盛时期达20多家。其中多为百年老店,如月盛斋、步瀛斋、盛锡福、瑞蚨祥、全聚德、都一处、张一元、内联升、吴裕泰、源升号、长春堂、广和楼等,其牌匾背后大多蕴含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御史毛昶熙尽孝破例题写“步瀛斋”

不经意间,我们来到中轴线西侧,廊房头条东口的“步瀛斋”鞋店前。高先生指着门头上的牌匾说:“现在看的这牌匾题写者落款为‘雪斋’,其实最初的题写者为毛昶熙,他是清道光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礼部侍郎、兵部尚书。”

“这位堂堂的朝中重臣怎么会给一家鞋店题字了呢?”我不解地问。

“这里有个孝子破例题写的故事。”于是他娓娓道来。

步瀛斋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开业,创办人李姓,人称李掌柜。为前店后厂,以制作布鞋为主。开业之初,这李掌柜便想请一位书法名家题写牌匾,以为店铺增光添彩。想来想去,想到了道光年进士毛昶熙,他不仅为朝中重臣,还是一位书法名家,其字丰神俊逸,神韵十足。但请他题字可谓一字难求,因为毛昶熙行事极为低调,从不轻易留墨题字。他曾给自己规定了“三不留原则”:一不留墨迹,二不留文稿,三不留钱财。只允许“铺墙壁上留两个时辰”“书不过两时,文不过一季,皆焚之于炉”。

怎样才能得到这位书法名家的墨宝呢?李掌柜琢磨了许久。后来得知,毛昶熙是个大孝子,对母亲姜氏百依百顺,唯命是从。而这姜氏是“麻脸大脚”,穿的鞋子特别大,一般鞋店里没有卖的,所以毛昶熙为母亲穿鞋之事颇费心思。由此,李掌柜心生一计,他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姜氏所穿鞋子的尺码,然后让店里的伙计精心制作。从此,时不长地就让店里的伙计往毛府上送一双新鞋,且每双鞋都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外观漂亮,老太太一穿,不但合脚,还特别舒适,所以深得她的欢心。

转眼一年过去,步瀛斋的伙计往毛府上送了十几双新鞋,且分文不取,甚至连店铺的字号也不说。老太太实在过意不去,便说道:“我是无功受禄,不能再穿你们的鞋了。”这时伙计才说出是前门外大栅栏“步瀛斋”鞋店掌柜送的,不为别的,只求毛昶熙大人为小店题写一块牌匾。老太太一听,随声言道:“三日之后来取即可!”

第二天,老太太便叫儿子毛昶熙为步瀛斋题写牌匾,虽然毛昶熙有“三不留原则”,但他恪守“百善孝为先,孝以顺为重”之古训,对母亲的吩咐历来唯命是从,遂将一张牌匾大的宣纸铺于桌案之上,题写了“步瀛斋”三个大字。然后又取出些银两给母亲,以付步瀛斋的鞋钱。

不久,毛昶熙题写的牌匾便悬挂于“步瀛斋”鞋店门楣之上。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步瀛斋被改为“工农兵鞋店”,后又称“东升鞋店”,直到1983年才复名。此时毛昶熙所题匾额已不复存在,现在牌匾为“雪斋”所题。但“雪斋”是谁,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清道光皇帝之曾孙、书法家溥雪斋。但溥雪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有的说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同母之弟溥杰,但溥杰字“杨柳细腰,柔中有刚”,与步瀛斋匾额上的三个字形多不相近。

“全聚德”的“德”字为什么少一横?

继续往南走,便来到中轴线东侧“全聚德”烤鸭店的门前。在前门大街众多店铺中,全聚德的门脸最为高大气派。

高先生指着那块金灿灿的牌匾说:“全聚德由河北冀县人杨寿山(字全仁)创建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如果您仔细查看,会发现匾额上的‘德’字中间少了一笔横。”

我仔细一看,这“德”字还真是少一横,便问其缘由。

高先生说:“关于全聚德的‘德’字少一横,说法很多,其中有一种说法不大为人所知,我给您说说。”

据传,“全聚德”的店址最初是一家名为“德聚全”的干果铺。招牌虽然醒目,但生意不好,后来杨寿山拿出多年积蓄买下该店铺。他本想给店铺新起一个字号,但觉得“德聚全”中有自己字中的“全”字,于是将“德聚全”倒过来,改成了“全聚德”,取“以全聚德,财源茂盛”之意,也就是告诫自己做生意只有聚德才能聚人气、聚财气,遂请来钱子龙题写牌匾。

钱子龙,号云谷,宛平人(今北京),清末秀才,善于书法,字体苍劲有力,颇有金石之气。

当钱子龙提笔刚要写时,又停下来,他想了想,挥笔写下“全聚德”三个大字,但“德”字中间少了一笔横。杨寿山不得其解,便问其意。钱子龙言道:生意人讲究宽厚待人,心上横着一把刀,有宰客之嫌,难以兴盛。再者,您这店铺有13位伙计,加上您共14位,“德”字有15个笔画,少一笔为14画,每一画代表一个人,意在同心同德,而心上横着一把刀,便有离心离德之嫌,所以就少写了一横。杨寿山闻其言,对钱子龙甚是佩服,于是将其题写的“全聚德”三个大字制成金字大匾,但见其字体苍劲有力、浑厚醒目。

其实,“德”字历来有不同的写法,其异体字至少有八九种,缺少一横的“德”字是其中之一。为了保持全聚德牌匾的历史原貌,一直以来该店牌匾上的“德”字都少一横。

原来如此,这全聚德的“德”字少一横可谓颇有寓意,真是意想不到。

乾隆御赐“都一处”牌匾与众不同

“全聚德”烤鸭店的南侧就是京城知名的老字号“都一处”烧麦馆。其匾额样式,与其他店铺那些中规中矩的匾额不同。其呈椭圆形,黑底儿金字,上下左右各有一个点金眼睛的蝙蝠头。据传为清代乾隆皇帝御题御制,谓之“蝠头匾”。

高先生指着这块古色古香的匾额言道:“一直以来,都说这块匾额是乾隆皇帝御题御制的,颇有传奇色彩。”

“那到底是不是乾隆题写的呢?”我疑惑地问道。

“我查阅了多种史籍及清代文人笔记,均没有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和为民间题字的记载。有关这块牌匾为乾隆所题之说,大概从清末民初才有的。”

传说200多年前的一个除夕之夜,乾隆皇帝在前门外“王记酒铺”(另说“李记酒铺”)饱餐之后,回到宫里,仍咂摸着那家酒铺酒饭菜的味道,是越咂摸越有滋味儿。尤其是这除夕之夜,京城的店铺都关张了,只有他一家还开门营业,与人方便,实在难得。但觉得“王记酒铺”之名太俗气,便赐名“都一处”,意为除夕夜京都独有的一处酒铺。遂命人将一张宣纸铺在龙案上,接着拿起足尺湖笔,蘸饱松烟徽墨,挥笔写下“都一处”三个大字,令造办处照此制成牌匾。

几天之后,牌匾制作好了,请乾隆帝御览。乾隆一见,是那种店铺中常见的长方形牌匾,顿感不悦,要重新制作一块,并吩咐道:“这牌匾要与众不同,有吉祥之样,尽显天子风范!”

过了几天,一块崭新的牌匾又制成了,再次请乾隆皇帝御览。但见这牌匾呈椭圆形,上下左右各有一个点金眼睛的蝠头,样式别具一格。乾隆端详了好一阵,连声称好。

他何以对这块牌匾龙颜大悦呢?原来这椭圆形代表着圆圆满满,左右侧的蝠头又形似两朵玉兰花,且各有九个花瓣,代表着天长地久,也隐含着此匾系帝王所题所赐。“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象征着至尊至大,多附会于帝王,有“九五之尊”之说。而牌匾上的蝙蝠图案,也有寓意,蝙蝠简称“蝠”,且与“福”谐音,多以此表示福气、福分、福祉、祝福之吉祥。

第二天一大早,几个太监便将乾隆帝御题御制的牌匾送到了“王记酒铺”。掌柜闻听此匾为当朝皇上所赐,连忙叩拜谢恩,随即将其悬挂在进门最显眼的地方。从此,“王记酒铺”便改称为“都一处”,并因乾隆帝御赐牌匾而生意兴隆。

这是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其真伪不少人做过考证,但无定论。史籍中对“都一处”也略有记载,如《燕京杂记》《朝市丛载》《都门琐记》《燕都丛考》等。其中《清代北京竹枝词》有吟:“京都一处共传呼,休问名传实有无。细品瓮头春酒味,自堪压倒碎葫芦。”而《都门琐记》则称:“有都一处者,专卖酒,酒品极多,非真能饮者,不敢入其座。”

翰林冯恕为“张一元”题匾分文不取

离开“都一处”,我们向西而行,走进大栅栏,没走多远,便看见路南“张一元”茶庄的牌匾。高先生颇好品茶,对京城的著名茶庄多有了解,便向我介绍起“张一元”的历史。

“张一元”茶庄由安徽歙县人张昌翼(字文卿)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创办。“张一元”取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象征开市大吉,永远兴旺。

为扩大声誉,张昌翼在茶庄内设置了一间茶室,用以接待名流雅客,也就是“以茶会友”,京城不少的文人雅士都光顾过,冯恕便是其中一位。

冯恕,字公度,原籍浙江慈溪,寄籍河北大兴(今北京),为清光绪年间进士,入翰林院,也是书法名家。其书法钟情颜体,善楷、行书。小字秀润清严,大字苍劲雄健。他待人和善,几乎是有求必应,所以当时北平的商号匾额多出其手书,故有“无匾不恕”之说。

冯恕闲暇之时,颇好品茶鉴水,由此成了“张一元”茶庄的常客,并与张昌翼成了好友。当张昌翼请他题写匾额时,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二天就题写了“张一元茶庄”和“张一元”两块匾额,落款为其字:“公度”。

张昌翼一见,甚是喜欢,当即拿出一百块银元以为润笔费。冯恕几番推辞,定是不收。张昌翼见他乃真心实意,便言道:“冯兄(张昌翼比冯恕小两岁),以后您所品之茗,‘张一元’全部包揽,且分文不取!”并当即送上二斤上等的茉莉花茶,冯恕只好笑纳。几日之后,一块红底金字大匾便悬挂于“张一元”茶庄门檐之上,但见冯公所题“张一元”三个大字结构方正茂密,笔力浑厚、苍劲饱满、厚重沉静,略带有行书的一些笔意,阳刚之中略显阴柔之美。众人一见,无不称道。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张一元”茶庄被更名为“闽春茶庄”,冯恕所题匾额被替换下来,后不知去向。多年后“张一元”之名得以恢复,1982年该茶庄特请书法家董石良先生重新题写了匾额。董公祖籍河北宛平(今北京),原名焕成。早年受业于叶恭绰,亦曾得齐白石、汤定之、沈尹默等前辈指导。齐白石为其更名为“石良”。其字为行书,洒脱而飘逸,富有张力,颇具特色。

为一览冯恕所题“张一元”牌匾真迹,我在网上进行了搜索,竟然找到了,确为红底金字大匾,笔力浑厚、厚重沉静。

慈禧为“惠丰堂”饭庄御题牌匾

顺着大栅栏往西走,便是大栅栏西街,也称观音寺街,因历史上有座兴建于明代的观音寺而得名。高先生说,这里曾有一家老字号,叫“惠丰堂”饭庄,为旧京“八大堂”之一。其牌匾的题写者可大有来头,据传是老佛爷慈禧太后。

惠丰堂开业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到了光绪年间生意很不景气。大约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总管太监李莲英(实为“李连英”)的继子李继良以两万银元买下,仍沿用惠丰堂的字号。随后他将饭庄交给其结拜兄弟、山东人张祖荫(另传张克宣)经营,并以山东风味菜肴为主。

张祖荫精明能干,极富心计,便想借李继良为李莲英继子的特殊关系,设法通过李莲英与宫里的人拉关系,由此便可找到一个靠山。

据传,有一天,张祖荫听李继良说,老佛爷又与光绪帝怄气,几天没有吃好喝好了,李莲英不知如何是好,气急冒火的。张祖荫一听,计上心来,便亲手做了几样好菜,装进提盒里,让李继良带给李莲英。李莲英打开食盒一看,这菜肴虽不是山珍海味,但有汤有菜,油而不腻,便连忙提着提盒进了宫。

或许是几天没吃好喝好了,这盒一打开,慈禧就被菜肴的香味儿吸引了。拿起筷子尝了几口,脸上便有了悦色。她边吃边问:“是哪位御厨做出如此色味俱全的菜肴?”“回皇太后,不是御厨,是前门外惠丰堂厨子做的。”李莲英说着给她斟上一杯酒,慈禧边吃边喝,没多大工夫,几道菜肴已吃下去一多半。

慈禧太后酒足饭饱之后,很是高兴,见案几上放着文房四宝,便乘兴题写了“惠丰堂”三个大字,遂传旨:赐惠丰堂御用圆笼扁担一副,上嵌金箍,可视为随时入宫送餐的腰牌。几天之后,慈禧题写的金匾便悬挂在了惠丰堂饭庄的大门之上,从此,惠丰堂声名大振。

到了民国时期,京城“堂”字号饭庄先后倒闭,唯有惠丰堂依然生意兴隆,成为昔日“八大堂”仅存的一家。1956年公私合营后,惠丰堂饭庄由前门外观音寺街搬到复兴门外的翠微路。

其实,这也是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无从考证,但确为这家百年老店增加许多传奇色彩。

绘图、摄影/户力平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北京同仁堂等11家老字号入驻雄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5
北京老字号集中亮相进博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6
20余家北京中轴线上老字号亮相进博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6
“地下中轴线”又上新!全聚德等老字号“搬进”地铁车厢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03
中轴线寻宝 | 寻找中轴线食宝味蕾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8
中轴线寻宝 | 寻找中轴线“墨宝”沧桑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8
专栏|大栅栏:南中轴线上的“重头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2
多地老字号展团将亮相第五届中国(北京)生态食品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