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生态警长”守护湿水林田湖草沙
解放日报 2023-03-21 08:28

去年10月,横沙派出所社区民警孙辉有了个新头衔——“生态警长”。相应地,他的责任和职责也有所拓展,不仅要做好治安管理、打击犯罪等警察的分内事,更要守护好辖区里的“湿水林田湖草沙”。这是崇明公安创建生态警务机制的一个缩影。目前,崇明公安分局已有266名“生态警长”,主要来自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和执法办案民警。瞄准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公安部门不断探索与之匹配的治理手段,努力夯实生态法治屏障。

“生态警长”管生态

设立“生态警长”之初,横沙派出所所长杨珠峰心里犯嘀咕:“这个名头叫得这么响,具体能发挥多大作用?会不会流于形式?”

边实践边找答案。“执法部门参与生态保护,最直接的抓手当然是打击生态领域的违法犯罪,也能对老百姓产生普法作用。”杨珠峰率先将所里的执法力量转型为“生态警长”,从加强打击非法捕捞、非法狩猎、非法采砂等案件入手。

地笼捕鱼、多钩钓鱼、下河摸螺蛳……位于长江入海口,享受自然野趣和美味江鲜,曾是横沙岛吸引人的地方。但随着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实施,这些行为都涉嫌违法。“一开始,老百姓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处理这类案件,矛盾容易激化。”但杨珠峰认为,“生态警长”的执法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可以发挥以案释法效应。

除了打击违法犯罪,他们能否发挥更大作用?崇明区共有17256条总长10600.78公里的河道,这是崇明三岛70万人民的生产之河、生活之河、生命之河,但同时面临着水质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严峻挑战。以往,林间、草里的河道是治安防控的难管地,也是生态治理的薄弱地。“‘生态警长’可结合日常巡逻,把这些河道管起来。”崇明公安与区、乡镇及有关部门加强沟通衔接与协作联动,挑起河道巡逻与管理的担子。

“以前,我们对于河道的巡查较为零散,现在制定了联合巡河工作方案,形成了高效协同的制度化运转机制,责任意识加强了,职责也更加明确。”孙辉对此深有感触,日常工作中,他会同区渔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定期开展联合巡查、执法,充分利用无人机图像监控等手段,开展全天候、全时段视频巡查,显著提升辖区水资源和河道保护的管控和处置能力。

不仅是河道,“生态警长”还以辖区林带、苗圃等重点区域及周边道路为重点,持续加大对违规排放污染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巡控力度,全力挤压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

合力提升“软实力”

冬春之交的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料峭寒意中,一群群远道而来停歇觅食的候鸟,让这里生机勃勃。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鸟类在这里栖息。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以前一些只在这里越冬过境的候鸟,变成了留鸟。前不久,一名热心群众拨打陈家镇东滩湿地治安派出所的电话称,在农庄田地内发现一只疑似老鹰的鸟,已临时圈养在鸟笼内,请民警救助。民警到场后,发现这只鸟翅膀有伤,后经林业站工作人员鉴定,这只鸟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游隼。工作人员随后将它带回医治。

警民携手共同救助野生动物,是近年频繁出现的“崇明特色新闻”,也是生态警务取得成效的有力佐证。据统计,2022年至今,崇明市民和警方共同救助鵟、游隼、苍鹰、夜鹭等国家保护鸟类达28只。

看得见的变化令人欣喜,而在“不容易被看见”的地方要下足功夫。2021年,上海首家生态警务室在东滩湿地治安派出所挂牌。这间警务室建立了“一所五队”生态保护联动平台,与林业等部门紧密协作,致力于提升重点区域野生动物保护能力。当然,全生态警务机制的转型探索也难免遇到问题。生态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广泛,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只有集中力量、合力共治,才能从根源上破解难题。

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崇明公安先后与海警、渔政、海事、水务、环保、市场监管等涉水执法单位协商,建立全天候联勤联动工作法,并形成责任捆绑链。“比如我在巡查时,发现河道里有塑料垃圾,发到工作群里,水务、环保的同志就会到现场联合行动。利用各自的职能与资源,共同溯源垃圾来源,执法效率明显提升。”孙辉说。目前,这样的工作做法已固化为崇明生态警务机制的重要部分。

执法者更是服务者

“美丽的乐澜河,是我们丰乐村的宝贝。”指着自家屋后的河道,在横沙乡丰乐村经营民宿的陈阿姨自豪地说:“这条河之前鱼蟹几乎绝迹,‘生态警长’上岗后,非法捕捞的违法行为明显少了,我们又能看到鱼蟹了。环境好了,来横沙观光旅游的人多了,我们的收入也多了。”

老百姓的感受,正好契合了建设生态警务机制的落脚点——聚平安、惠民生、促发展。孙辉的工作笔记里,记录着辖区几位老渔民的情况:因为长江禁捕,一些渔民上岸后找不到工作。“我都一一走访过,有的人年纪大了,退休不干了;有的人还想找点事情做。”孙辉说,“生态警长”不仅是执法者,更是服务者。在他和乡镇干部的联系下,有工作需求的老渔民,有的当保安,有的做保洁,还有人经营起了民宿。“生态更好,大家的日子也会过得更好。”在横沙乡新岛集贸市场经营水产生意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崇明已进入禁渔期,水产品种少了,但他的生意并没受影响,“因为外面来玩的人多,农家乐、餐馆周末生意很好。”

孙辉告诉记者,这两年没有发现水产商家销售违禁水产的情况。“很多老百姓发现违法线索会积极告诉我,大家都享受到了生态保护带来的实惠。”

今年,横沙派出所还将生态违法记录、线索举报等,与乡里推出的“五福生态基金”积分挂钩,进一步督促村民规范日常行为、破除陈规陋习,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与乡村平安治理中。

文/邬林桦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从滨江森林公园到崇明横沙岛 上海一头獐完成“奇幻漂流”
解放日报 2024-10-22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经济日报 2024-10-02
大都市里有个“候鸟天堂” 解码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新华社 2024-07-29
揭秘!为何上海崇明东滩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28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 看青海如何一体化保护治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4
上海记录“在册”野鸟增至527种
解放日报 2024-04-09
银川全面推行“一警一流域”制度 588名生态警长守护黄河安澜
法治日报 2024-03-21
上海:崇明西沙明珠湖获评5A级景区
解放日报 2024-0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