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这首曾经在硬核历史时期激励无数普通工人艰苦奋斗、争做劳模的歌曲,流淌在湖南作家水运宪的青春岁月里,成为他的创作源泉。2月17日上午,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主办的作家水运宪长篇小说《戴花》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这部向新中国工匠精神致敬的作品。
从《祸起萧墙》到《为了幸福,干杯!》,从《乌龙山剿匪记》到《戴花》,作家水运宪以旺盛的创作生命力纵横文坛数十载,此次暌违多年创作的工业题材长篇小说新作《戴花》,通过娴熟老到的笔墨,将硬核历史时期师徒两代炉工劳模接续梦想荣光的奋斗故事,叙述得异峰突起、兴味盎然,写出了两代技术工人身上不同的时代印记、相同的精神传承,凝聚出一道民族复兴的钢铁脊梁,留下了一段崛起时代的国家记忆。
水运宪在研讨会上谈及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时称,从一穷二白、饥寒交迫到国富民强,他所书写的这群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奋勇争先、改天换地的精神气质,体现出来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整体人格,他们不该被忘记,他们永远值得激情书写。“骑马要骑千里马,戴花要戴大红花。为了让今后的人们记住他们,我把这本挂着热泪、含着体温的心血之作作为灵魂的礼物,恭恭敬敬地奉献给这一群曾经的世界上最勤奋的我的工人兄弟们。”
文艺评论家张燕玲看了水运宪的《戴花》后称,小说系列工人群象最为饱满的就是主人公莫正强,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农家孤儿,进入工厂当了班长,既朴实善良又因生活窘迫,为了儿子住院犯愁,一念之下拿了公家的钱,心中备受煎熬,这些细节尤其精彩,既爱厂如命,面对技术革新又爱面子,因循守旧,最终为工厂和爱徒自我革新。师徒两代、工厂与家庭等等众多的事物构筑一个又一个既庄严感人的人物关系,奇妙而又相互融合,相生相映,塑造出了莫正强这个典型人物。十八位青工中,杨哲民敢想敢干的形象是比较丰满的,虽然感情生活有些被动、有些生硬,但人物形象慢慢地立起来了,虽然不乏有悲剧,但都在劳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
“这部小说写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我过去也经常到车间跟老工人唱这个歌,可以说这种劳动崇拜的群众歌谣既是时代的流行趋势,也是那个时代所有工人的志向。”张燕玲称,大家都在为当上劳动模范、戴上大红花作为自己的理想与荣光。主人公莫正强一辈子以此为人生目标,却至死未能戴上大红花,留下了不平凡的劳动精神,记录了一代劳动者与时代勾连的命运以及劳动者的荣光和理想,尤其是对忘我劳动激情的展现,包括对技术革新、对工匠精神的代表,这是《戴花》的主要美学标识。《戴花》深刻揭示和反省了一代人的社会和人生命运,为当代工业写真、明史,为当代工业文学提供独特的新文本,也为工业题材写作提供心智和可能性。
与会专家认为,《戴花》的艺术含量是饱满而深刻的,水运宪老师写出了工业的时代成就和辉煌,通过两代人的观念碰撞和冲突、真切、友情与奉献,写出了工人的时代烟火与血肉,工人的时代命运与品格。小说以极强的故事性唤起审美的律动和共情,彰显出生活与生命本质的热情。《戴花》拥有社会史的视野,同时也拥有中国工业、工人阶级的精神史视野,以中国电机制造工业技术革新的一个侧面钩沉出了中华民族在困厄中破旧立新、求变图强、砥砺拼搏的历史发展逻辑,进而构建起一个兼具广度、力度和深度的宏大主题。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新文介绍,《戴花》早在正式出版前便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首批“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项目、2022年湖南省重点出版物、2022年中南传媒集团重点文化工程,全文刊载于《收获》长篇小说2022冬卷,出版后入选2022年中国好书月榜等榜单,现已完成俄语、日语、阿拉伯语版权输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