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我国民众睡眠时长减少近1.5小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8 11:10
3月18日,由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学所联合喜临门睡眠研究院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在京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相比十年前,如今的入睡时间晚了2个多小时,起床时间晚了37分钟,睡眠时长少了近1.5小时。
在影响睡眠的因素中,睡眠拖延这一主动熬夜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年轻人中更为流行。报告指出,年轻人不受控制的手机使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睡眠质量,每日手机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会导致睡眠障碍。例如,对于手机不离手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多数大学生都存在“睡眠拖延”问题,除了生活习惯、学习压力外,手机、电脑依赖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
从人口学差异角度来看,年龄小、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未婚民众的手机拖延睡眠行为相对较多,而个人月收入越高、拥有房产数量越多、主观社会阶层越高的民众的手机拖延睡眠行为和上网拖延睡眠行为相对越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2023年居民睡眠指数较去年减低 主观睡眠质量更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不管有多少理由,睡眠不足都是问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1
上班族平均睡眠时长7.5小时 这里的人最能熬夜!
中国新闻网 2022-03-19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民众平均睡7.06小时,比十年前少1.5小时
澎湃新闻 2022-03-18
北青快评 | 找回健康睡眠,呼唤健康生活方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8
我国民众平均睡眠时长7.06小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8
中国超八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 平均不足8小时
中国新闻网 2021-03-02
掌控时间,找回健康睡眠
人民日报 2020-04-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