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企业境外反垄断合规指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18 16:33

据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今日(11月18)发布,为了鼓励企业培育公平竞争的合规文化,引导企业建立和加强境外反垄断合规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境外经营反垄断合规管理意识,提升境外经营反垄断合规管理水平,防范境外反垄断法律风险,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企业境外反垄断合规指引》并正式发布。 

此指引适用于在境外从事经营业务的中国企业以及在境内从事经营业务但可能对境外市场产生影响的中国企业,包括从事进出口贸易、境外投资、并购、知识产权转让或者许可、招投标等涉及境外的经营活动。 

《指引》提示,鼓励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设置境外反垄断合规管理部门或者岗位,或者依托现有合规管理制度开展境外反垄断合规管理专项工作。 反垄断合规管理部门和合规管理人员可以按照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的《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履行相应职责。 

《指引》提醒,各司法辖区对于配合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以及证据保存均有相关规定,对于不配合调查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有的司法辖区规定,提供错误或者误导性信息等情形可面临最高为集团上一财年全球总营业额1%的罚款,还可以要求每日缴纳最高为集团上一财年全球日均营业额5%的滞纳金;如果最终判定存在违法行为,则拒绝合作可能成为加重罚款的因素。

有的司法辖区规定,拒绝配合调查可能被判藐视法庭或者妨碍司法公正,并处以罚金,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被判处刑事责任,比如通过向调查人员提供重大不实陈述的方式故意阻碍调查等情形。通常情况下,企业对反垄断调查的配合程度是执法机构作出处罚以及宽大处理决定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指引指出,多数司法辖区对垄断行为规定大额罚款,有的司法辖区规定最高可以对企业处以集团上一年度全球总营业额10%的罚款。 部分司法辖区还规定刑事责任,垄断行为涉及的高级管理人员、直接责任人等个人可能面临罚金甚至监禁,对公司违法者的罚金高达1亿美元,个人刑事罚金高达100万美元,最高监禁期为10年。如果违法所得或者受害者经济损失超过1亿美元,公司的最高罚金可以是违法所得或者经济损失的两倍。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由法务部门、外部律师、信息技术部门事先制定应对现场检查的方案和配合调查的计划。在面临反垄断调查和诉讼时,企业可以制定员工出行指南,确保员工在出行期间发生海关盘问、搜查等突发情况时能够遵守企业合规政策,同时保护其合法权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公用事业领域反垄断合规指导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3
市场监管总局:连续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强化民生领域监管执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6
增加合规激励专章 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27
事关平台经济监管、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回应
第一财经 2024-01-31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3年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12
《北京市反垄断合规指引》发布 34个示例阐释垄断行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1
市监总局发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一图读懂
市说新语微信公号 2023-09-11
首次引入案例说明!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发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