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后疫情复苏计划应包括改善全球制冷系统
中新网 2020-07-20 09:15

记者7月19日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了解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能源署(IEA)共同发布的最新报告《制冷系统排放和政策综合报告》指出,如果全球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推动实现节能和气候友好型制冷转型,未来40年将避免多达4600亿吨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以2018年全球排放水平为参考值,相当于8年的全球排放量。

该报告称,提高制冷行业的能源效率以及向气候友好型制冷剂转型,可以减少2100-46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报告指出,各国可以将相关行动制度化,并纳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执行中。《基加利修正案》的签署国就逐步减少强效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的生产和使用达成一致,仅这一项举措,全球就有望避免在2100年前升温0.4°C。

“各国必须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才能确保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以内,并将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降至最低。”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随着各国陆续开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进程,各国有机会,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减缓气候变化、保护自然并避免流行病再度暴发。高效、气候友好型制冷系统可以助力实现以上所有目标。

该报告强调了制冷对维持社区健康的重要性。制冷系统能够保持食物新鲜、维持疫苗效力;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促进生产活动。鉴于疫苗对温度敏感,为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全球亟需快速部署冷链和相关制冷技术。疫情封锁迫使人们长时间待在家中,在许多气候炎热的国家,这也成为了一大健康隐患。

但与此同时,制冷需求的不断增加也导致气候变化急速恶化。这是由于为空调和其他制冷设备提供动力的能源多数以矿物燃料为基础,它们排放的碳氢化合物(HFCs)、二氧化碳和黑碳是全球变暖的推手。

“当政府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时,它们也拥有独特的机会加速推动高效、气候友好型制冷系统的发展。”国际能源署(IEA)执行董事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政府须遵守更严格的能效标准,来实现能源和环境目标。通过提高制冷效率,我们对发电厂的需求量会减少、相应的排放量削减并节省消费者的支出。这份最新报告为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帮助他们应对全球制冷挑战。(记者  彭大伟)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退出《巴黎协定》还不够?美政府又计划取消一项限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5
2024中国碳市场大会在武汉开幕 为全球碳市场机制创新贡献“中国方案”
武汉晚报 2024-07-22
特灵科技徐勇:中国为全球减碳注入强大动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3
联合国报告称到2100年沿海洪水风险将影响近7300万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1-29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发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21
联合国贸发会议:今年全球气候投资减少、采掘业并购额增长6倍|展望COP27
第一财经 2022-10-29
暖通空调行业减碳在即,特灵科技徐勇谈系统创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30
IPCC最新气候报告称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 2030年前将碳排放减少四成
科技日报 2022-04-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