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北青报记者从北京大兴区获悉,由大兴区安定镇与中国人民大学艺乡建团队共同打造的“数字艺术・御林”乡村治理案例亮相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该案例以安定镇御林西苑为基础,通过“人工智能+艺术”加以整合,建设安定镇数智御林中心,打造安定镇“现代里坊制”数字治理的可视化平台,让传统邻里自治智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向世界展示中国乡村创新、绿色、数智、融合的治理实践成果。
作为北京市首个“不征地”“不转非”的异地迁建项目,自2023年5月1日回迁入住以来,安定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里坊共治、社会参与、协同发展”,结合御林西苑新的居住情况,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探索“现代里坊制”管理模式,拉近邻里关系,不断提升新型农村治理水平。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参展的“数字艺术・御林”案例集中展示了“数智御林平台”、桑椹IP巨物元素“大桑椹”“里坊成长树”小程序三个部分。其中“数智御林平台”依托视频监控、网格巡查、大数据分析,收集处理人口、安全生产、垃圾分类等20余项数据,形成御林影像志、文化人才库、AI数字人等10余种服务治理新元素;桑椹IP巨物元素,源自安定镇古桑种植历史,将“树王”传说转化为可视化艺术符号,彰显地方特色;“里坊成长树”小程序作为“现代里坊制”数字化延伸,搭建村民参与治理通道,让传统里坊公约变为可交互数字契约。在多方协同下,实现“小事不出坊,大事不出里”,破解治理难点。
大阪世博会于4月13日正式开园,中国馆参观者络绎不绝。海外参观者表示,中国馆是深入认识和理解现代中国的一个窗口,人们在这里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看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中国。
此次“数字艺术・御林”乡村治理案例亮相世博会,展现了安定镇御林西苑的治理模式如何让千年里坊文化在数字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也诠释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发展的实践路径,契合世博会的主题,为世界了解中国乡村治理提供绝佳视角。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