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能生成5万字短剧剧本的“灵狐AI”,基于前沿AI技术的超写实智能交互产品中影年年3D AI交互数字人,蔚领时代首个超写实3A级XR互动影视作品《木兰2125 XR》,城市之间会跳舞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以其灵活的肢体舞蹈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9月1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朝阳展区看到,朝阳区内优秀文化科技企业纷纷亮优势、“秀肌肉”,展览展示前沿AI技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化文艺创作、沉浸式互动影视作品制作、具身智能在文化产业新应用等视听产业及相关领域的前瞻布局、技术孵化与应用开发。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8K超高清、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加速渗透文化产业领域,推动产业结构、发展动能与生态体系发生深刻变革。朝阳区紧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入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抢抓人工智能重塑产业格局机遇,充分发挥应用场景丰富、产业链条完备、创新资源富集优势,通过支持企业落地和园区转型发展、深化人才引育、搭建合作平台等构建优化AIGC视听产业生态,已取得丰硕成果。
为全力服务“北京大视听”发展战略,依托朝阳区影视资源富集、创新动能强劲、国际要素汇聚的资源禀赋,国家文创产业创新实验区以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为核心引擎,加速AI视听研发、场景打造、资源汇聚和生态培育,朝阳区统筹各方政策,集成创新,重磅推出促进AIGC视听产业发展的“政策服务包”,着力提升影视产业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朝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AIGC视听产业“政策包”,包括加强算力资源保障服务、打造高质量视听数据集、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构建AIGC视听产业生态四大领域12条支持政策,多措并举促进AIGC视听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影视产业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朝阳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们希望通过务实高效的政策赋能,为视听企业提供一流的政策环境、一流的产业生态、一流的场景资源、一流的暖心服务,通过强化技术支撑、优化产业生态、引育高端人才、精准强链补链、深化政策服务等系统性举措,以重点项目、链主企业、关键环节、重大活动为牵引,进一步引导优质资源集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