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4日,2025服贸会“北京大视听”展以“视听无界·活力广电”为主题,在近600平方米的室内外展示空间内,围绕“内容+科技+安全”核心布局,集中呈现科技与视听产业融合的创新成果。从虚实交织的沉浸体验到突破边界的感官技术,再到科技与艺术的深度碰撞,这场展会正以多元科技力量,推动视听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虚实共生,重塑生活体验
展会上,XR、AI等技术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为观众带来从“观看”到“参与”的生活体验革新。PICO带来的XR沉浸交互体验成为热门打卡点,其首次展出动漫联名游戏《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让观众戴上设备即可“走进”浪浪山场景,与动画角色实时互动,在虚实交织中开启奇幻冒险;完美世界打造的智能迷你影院空间,不仅以主题沉浸设计搭配头等舱座椅提升观影舒适度,更实现“体验-创作-观看”闭环——观众在XR体验区完成虚拟影视拍摄后,能即刻在迷你院线观看自己出演的片段,亲身感受“成为主角”的乐趣。还有华光影像的全国产超高清8K广播级EFP摄像系统、科旭威尔的全域行走拍摄机器人,为观众记录精彩瞬间,形成“体验+记录”的闭环。VITURE Luma Ultra眼镜拥有实时2D-3D视频转换等前沿功能,超高清画面相当于在3米距离观看152英寸巨屏,开启下一代数字内容交互的新篇章。
在日常场景应用中,科技赋能更显实用价值。KEEP展区的AI教练系统,可根据观众实时身体数据定制专属运动课程,屏幕中的虚拟教练精准指导动作,让普通用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健身房级别的训练服务;科大讯飞的“电视大屏智能直播同传系统”,支持英文、日文等多语种实时翻译播报,让文化出海更高效、更无界。
未来视界,刷新感官极限
超高清技术的集中亮相,成为本次展会“突破感官边界”的核心亮点,全方位重塑观众对“视界”的认知。在超高清视听板块,“5G+8K”超高清制播与传播分发技术惊艳全场——通过顶尖拍摄设备、高速5G传输网络与高清显示终端的协同,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等细腻的画质、清晰的音效让观众在“第二现场”仿佛也置身剧院现场,即便相隔千里也能捕捉演出的每一个细节,尽显北京在超高清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室外展区由虎鲸文娱集团自主研发的豹款影视制作车,通过融合5G传输、AI辅助拍摄、云端协同制作、绿色能源供电等多项前沿技术,实现边拍边剪边审的全流程现场制作。
从前端拍摄到后端呈现的全链条技术升级,不仅展现了“中国智造”的硬实力,更预示着未来视听内容将朝着“更高清、更流畅、更沉浸”的方向持续突破,为观众带来更极致的感官体验。
融汇科技与艺术,共创视听新纪元
当科技与艺术碰撞,视听产业便有了更丰富的创作可能与文化内涵。展会围绕“数智视听”主题设置的AIGC互动区,集中展示了技术赋能艺术创作的创新成果。以三星堆古蜀文明为原型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生动还原青铜神鸟、桑蚕、缫丝织造等古蜀文化元素;以《山海经》为灵感的《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借助AI技术复现上古神话中的神怪异兽与奇花异草;《遇见仓颉:我在部落刻龟甲》则通过仓颉造字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传统实拍的场景、成本限制,将三星堆文物、《山海经》神话等传统文化元素“复活”于屏幕之上,让古老文化以更鲜活、更具想象力的形式呈现,既保留文化内核,又赋予其符合当代审美的视听表达。
这种“科技+艺术”的融合,不仅拓展了视听内容的创作边界,更推动产业向“更具文化价值、更有创新活力”的方向发展。从AIGC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到超高清技术让艺术演出“走出去”,再到XR技术让文化体验“动起来”,科技正成为激活艺术创造力、提升文化传播力的关键引擎。
本次服贸会“北京大视听”展,既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北京市广电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缩影。随着科技与视听的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未来将有更多突破想象的视听产品与服务走进生活,为观众带来更多元、更沉浸、更富文化内涵的体验,推动整个产业迈向更广阔的发展新纪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刘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