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院》收官,探讨古老书院的活化传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2 13:53

如何让书院文化真正存得住、活起来、传得开,是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由江苏卫视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纪实探访节目《中华书院》最后一期,走进长沙和广州,探访古老书院的活态发展,感受中华千年文脉的历史传承。

从宾步程留下的“实事求是”的牌匾,到毛泽东的寓居处,再到湖南大学研究生、博士生上课的明伦堂,岳麓书院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学术的气息、文化的馨香,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所以有的学生会讲,‘我们在历史里读书,在历史里读历史’。”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表示,岳麓书院看似跨度很大,但是它的内在逻辑是相通的。“救国救民,是当时最核心的任务。这看似是旧的口号和旧的用词,可以不断地变换新的内容。时代在变,应对的方法在变,但是底层逻辑是不会变的。我们是唯一(文化)没有间断的民族,其实在岳麓书院有个很好的体现。”邓洪波说。

离开了岳麓书院,嘉宾们相约来到了广州。节目中,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宁和自媒体博主蔡紫一起打卡广州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书院之一——玉岩书院。数百年来,这里开馆授徒,薪火相传,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慕名而来。杨宁认为,玉岩书院承载着岭南书院的精髓,那就是既包容又务实。“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思想观点不断更新的过程,包括菊坡学派、岭南学派,以及清代戴震的很多思想,其实最后都指向了解决问题。它务实,但是不功利。”杨宁表示。

节目中,嘉宾们置身广雅中学(广雅书院遗址)内,清华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赵金刚介绍,广雅书院课程内容有别于传统,课程分为经学、史学、理学、文学4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戊戌变法后,广雅书院增设西学课程,广雅书院冠冕楼的图书涵盖中西,是那时候全省藏书最多之所。

结束了广州之行,《中华书院》为观众奉上了终章《这个我,那个我》。杨立华和西川登上紫阳书院,回顾这一路中华书院的探秘之旅。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西川认为,文化有很多方式来传承,其中之一就是书院。“有的书院就是传播思想,有的书院是产生思想的。它一直肩负着这样一个责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中华书院》打卡龙冈书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05
《中华书院》探访孔子故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8
《中华书院》首播,西川、杨立华走进白鹿洞书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4
《少年书院行》走进郑州,青春视角激活千年书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7
当00后遇见千年学府 《少年书院行》即将开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03
湖南复建170年历史箴言书院 赓续湖湘文脉
中国新闻网 2023-12-31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办“国学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2
马英九一行参访湖南大学,两岸青年亲切对话
新华社 2023-04-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