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5年平谷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在首钢园新闻发布厅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获悉,2025年上半年,平谷区GDP增长11%(总量303亿);固投增长26.4%,“十四五”以来首次固投“半年破百亿”。
16项惠企助企系列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平谷区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朱宝泉介绍,平谷区着力构建“3+3”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以打造农业中关村、发展农业高科技,打造首都物流高地、发展物流大流量,打造世界休闲谷、发展休闲新时尚“三个打造”发展路径,培育发展食品营养谷、直播电商、“平急两用”三个派生领域。
为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平谷区出台了“提级说不”、增值服务、护企助企十条等 N项方案,以“1+N”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打造“亲商、懂商、助商、成商”的服务品牌。结合企业需求,平谷制定 16项惠企助企系列政策。为扶持直播产业,平谷对建设“一站式”直播基础设施,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直播电商园区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基建补贴、示范奖励;对应用新技术开发沉浸式消费场景、促进消费成效突出并具有可推广价值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达标奖励、活动补贴。在中小企业培育和支持上,对于首次在平谷区认定的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30万元、80万元的资金奖励。
聚焦15条产业链推动项目落地
平谷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研究员韩小巍介绍,平谷区围绕千亿GDP发展目标,以三大发展路径为核心,聚焦直播电商、研学文旅、人工智能应用教育、现代物流、人力资源、蛋鸡鸡蛋、食品营养、生猪产业、低空安全、宠物经济、首都中央厨房、合成生物、中医药、大桃产业、农业现代化应用等15条产业链,加速集聚一批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推动一批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平谷区聚焦高大尚平谷建设储备并推介了一批重点项目。目前,中关村平谷园已完成一级开发的工业用地储备600余亩,具备直接上市条件。待盘活用地200余亩。在建标准化厂房,总面积约46万平方米,50年产权,可租可售。已建成的标准化厂房约22万平方米,可直接满足项目落地需求。农业中关村在建或已建成京瓦中心、生物种业创新中心、综合科研中心等项目总面积约26.6万平方米,国农港园区计划建成64万平方米,能够极大地满足科研、产业项目落地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支持农业中关村和现代食品营养谷建设,北京市为平谷区发展食品生产产业亮起“绿灯”,平谷成为在北京发展食品产业的必选之地。
推动“一镇一花卉园,一镇一宠物园”建设
平谷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冯俊介绍,平谷区依托资源与区位优势,聚焦“科技创新、产业集聚、消费场景、金融扶持,宠物友好空间、医疗示范、电商高地、行业规范、人才引育”即将出台“宠九条”政策,构筑宠物经济产业高地。通过打造综合性宠物经济产业园,构建全产业链集群;通过举办宠物主题音乐节、露营节等大型活动,开发京郊游复合型产品,开展全国性首发活动等,不断打造消费新场景。此外,还推出“宠物经营贷”“京宠E融”等专属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平谷区将以农业中关村建设为引领,以完善产业链布局为重点,着力构建集科技研发、智能制造、营养健康、功能食品、消费服务、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宠物经济产业生态。同时,将推动“一镇一花卉园,一镇一宠物园”建设,发挥各镇域特色,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构建文旅融合的产业格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