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过往 | “七老八十”的师生缘
北京青年报 2025-09-10 11:14

前些天,我执教过的75(5)班要举办高中毕业 50 周年纪念会,邀我这个当年的班主任做嘉宾。我带的礼物是除了给每人写张字外,还有一本土得掉渣的影集,是50年前这班同学毕业后,我自己做了留念的。

说来惭愧,那个年代日子紧巴,买不起相册。我是向美术宋老师讨了十几张教学用图画纸,按照片尺寸挖了许多四角孔,把50多张照片,一张一张插进去的。封面也是图画纸,我在上面画了一幅简笔画,还用毛笔写了“桃李满园又一春”几个字。照片是 1975 年7月17日同学们在校的最后一天,我带他们爬紫金山,请外语老师武达荣拍的。

那之后我搬过六七次家,扔了五六橱书,而这本相册一直不忍舍去,就这样跟了我50年。

上世纪 70 年代初,我被指派在南京幕府山(白云石矿)下黄方村分校的75(5)班任班主任,另带两个班的语文课。麻烦的是,我的第一节课在校本部,第三节课在分部。从本部骑车到分部得半小时,晴天都要赶,雨雪天就难办了——从大马路拐到校舍的岔道是段泥巴路,根本没法骑车,只能“车骑人”,扛着车走,稍不留意就会迟到。好在学生们很体谅我。每次我的“泥车”停在分校,他们总会偷偷帮我擦干净、打足气。

那个年代,这群矿工子弟清纯、质朴、可爱,却也带着些不爱学习、自由散漫的习气,每个人都像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我属猴,他们也属猴,刚好小我一轮,有同学开玩笑说:“张老师是大猴子,带着我们一群小猴子玩!”我们在一起“玩”到高中毕业,整整三年,好玩的故事像冰糖葫芦一大串。

记得那时每逢麦收季节,全校师生必去郊区八卦洲公社抢种抢收。八卦洲是长江中的小岛,水网密布,盛夏时节,城里孩子总爱溜去河边游泳,尽管三令五申,溺水事故仍时有发生。我这个班主任每天提心吊胆。班里一个叫潘泽银的男生,是我最关注的一个,因为有同学反映他曾经下过河。未雨绸缪,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抓住他当典型,在全班大会上狠狠地敲打他一通。他也没反驳。多年后在纪念会上,潘泽银站起来,端着酒杯憨厚一笑:“张老师,那次你批评我下河游泳,我真没干。是有个女生洗饭盒时,饭盒掉河里哭了,我帮她捞饭盒。”我愣了一下,笑着说:“那你当时怎么不说?”他苦笑了一下。我客气一番后又说:“有得罪的地方,欢迎大家提意见,不好意思当面说的也可以写条子。”没想到我真的收到三张条子,两张是表扬我的,批评的那张我看了笑得喷饭:“张老师不准我谈恋爱!”这是“班花”同学写的。回想我那时年轻气盛,常常训诫班上调皮的学生。他们多少有点怕我,却又不是真的怕,有时还会搞点报复性的恶作剧。

这次纪念活动,地点就在当年黄方村的幕府庭院。曾经的班长殷洪林拿出一个泛黄的小日记本给我看,里面是我在他毕业时写的韩愈的《进学解》中一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他说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我知道他爱学习,毕业进厂后始终坚持,恢复高考后,成功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班上有名“小调皮”彭永久激动地站起来:“我这辈子第一次吃新鲜桂圆,是张老师送的!”我有些惊诧,他接着说:“那年在江浦学农,我跌跤腿骨折了,在家养伤,张老师托同学来看我,还带了一把新鲜桂圆。”一番话让我心头一暖,那些不经意的小事,他们竟然记了这么久。

纪念会上,主持人请我先发言。我说:“今天这个会,是个七老八十的会,你们七十,我八十……”赢得一片掌声。女生黄翠梅边切蛋糕边说:“老班(他们对我的昵称)今天很开心,蛋糕要让老班先吃。”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她就把蛋糕上的奶油涂在我脸上了,同学们笑翻了天。有人说“这也太没大没小了”,也有人说“多年师生如兄弟”。

半个世纪过去了,好多往事我早忘记了,只记得,当老师真幸福。

文/张昌华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独有慧心分品格 不随俗眼看文章——纪念张守仁先生逝世一周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7
专栏|天津的相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6
专栏|天津的相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6
夜读|用努力换取人生实实在在的福气
猫姐能量圈 2024-03-01
Qnews|一群二本师生的教育实验:写一部“班史”找回理想中的大学与自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3
第39个教师节|我人生中的那位“老师”,谢谢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0
逝者|悼念北京大学图书馆张宝生老师:你活在很多人的回忆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2
用歌声编织梦想 “村里的孩儿”音乐班
新华社 2023-06-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