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个晚上的临睡前,我会打开手机看“NASA宇宙”的直播,看流星在闪烁的繁星中间突然出现,然后划过漆黑的夜幕,留下一道绿色光线。
那时正是英仙座流星雨一年一度(7月23日—8月20日)光临地球的时候。其实一年四季都有周期性流星雨,比如春天时候的天琴流星雨;秋天的金牛北流星雨和金牛南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冬天时候的双子座流星雨、小熊座流星雨、象限仪流星雨。按照天文学惯例,流星雨以流星向外“辐射”的起点所在的星座命名。
英仙座流星雨是因为地球遭遇了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身后的碎石尾迹而发生。这颗彗星是天文爱好者刘易斯·斯威夫特在1862年发现的,他的正职是五金店经营者。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周期大约是120年,它的碎片均匀地洒在轨道路径上,因此流星群看起来相对稳定。所以我们每个夏天都有一次长达将近一个月的“观赏期”去看流星雨。
我家先生的童年玩伴在很小的时候失去父亲,有一年暑假,他们几个小伙伴出于缅怀(更多是出于好奇),在这个朋友父亲的墓地过了一晚。那一夜看到很多流星,成为他们彼此终生难忘的事件。想来他们看到的就是英仙座流星雨。
不是每个周期性流星雨都这么稳定。“历史资料表明,地球每隔32或33年会穿过一次狮子座流星雨所在的彗星尾流的富集区。”然而很多观测者为此彻夜等待却经常失望而归。地球以每小时约10万公里的速度狂奔时,“穿过富集区密集的中间区域的时间不到一小时。”还有可能那一小时恰巧在太平洋的上空。
1999年,流星雨专家预测狮子座流星群在欧洲东部上空将会非常壮观。我也是那一年,为了看人生中的第一场流星雨,跟大学宿舍同学一起,唯一一次没有在学校宿舍睡觉,而是在录像厅过夜,这样方便在半夜来到大街上。那天夜里,我们在大街上不辨东西地瞎看,偶尔惊呼:“啊,那儿有一颗!”
那是立冬以后,半夜已经很冷,一晚上好像也没看到几颗流星,跟想象中“哗哗的”流星雨差远了。但毕竟还是看到了几颗。预测其实很准,据说狮子座流星雨当时在欧洲东部上空华丽闪现如烟花绽放,“每小时3000多颗流星的壮丽景象令观测者激动不已。”
有朋友很喜欢观星,冬天的时候会带着孩子去北京郊区观星。冬天的夜晚晴朗,虽然冷点;夏天多雨的夜晚,是什么也看不到的。有光污染的城市,在天气好的时候只能隐约看到北斗星和猎户座。
看着直播中那么多闪亮的繁星,我能理解它们为什么会深深震撼古人和康德。在电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时代,每晚抬头看天,人类总会发现有五颗星星,它们总是以某种规律性的轨迹出现在天穹,金、木、水、火、土,维纳斯、朱庇特、墨丘利、马尔斯和萨图恩。那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它们是比太阳还要大的恒星吧,更不知道它们是一团炽热的气体,从遥远的地方,穿越漆黑的宇宙,向地球投来微弱的光芒。
一想起抬头看到的一颗星,可能是地球中世纪时发出的光,或者是恐龙时代的一次超新星爆炸,就觉得这个世界无比神奇。它们用了那么长的时间,走了那么远的路,恰巧被我们看到,彼此何其有幸。
文/潘若滋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