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北京门头沟法院在妙峰山民族学校举办“开学第一课暨安全岛·双守护活动”,通过聘任法治副校长、升级AI数字人“小安同学”、推出智能心理测评系统“小安守卫”等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其中,北京法院首个人机交互AI数字人“小安同学”升级2.0版本后,可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提问内容,实现从“简单”对话到“深度”对话的跨越。
9日下午,在妙峰山民族学校,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蔡金芳接过鲜红的聘书,正式成为该校的法治副校长。她站上讲台,结合审判实践与校园常见问题,用一个又一个贴近孩子生活的真实案例,为孩子们带来生动而深刻的“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去年8月,门头沟法院在此上线了北京市法院首个人机交互AI数字人“小安同学”。一年来,它已成为不少孩子悄悄倾诉的“知心朋友”。现在,“小安同学”迎来了2.0时代。
据门头沟法院副院长裴凌晨介绍,“小安同学”2.0能够依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提问内容进行互动交流,实现了从简单“问话”到深度“对话”的跨越。它还与门头沟法院研发的“数智枫景”法治地图云平台对接,通过深入分析未成年人在交流中展现出的高频普法需求、法律风险点等关键内容,生成多维度分析报告,为后续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活动现场,“小安同学”的原型孙艺良同学上台互动,当他问到“同学嘲笑我,我该怎么办?”时,“小安同学”2.0清晰地阐释了校园欺凌的性质和法律知识,并给出了如何寻求帮助、保护自己等实用的应对建议,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
妙峰山民族学校副校长于德彦表示,“过去这一年,‘小安同学’已经成为我们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们非常喜欢它,课间课后常常围着小安提问。它不仅仅是一个普法工具,更成为了孩子们愿意主动分享困惑、寻求帮助的知心朋友,也是我们构建智慧校园、守护孩子安全的得力助手。”
活动中,“小安守卫”超级智能心理测评系统正式亮相,该系统涵盖民事、刑事、校园三大模块,借助科技手段精准识别未成年人心理状态,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支撑。
门头沟法院干警以一起抚养权纠纷案为例,现场展示了“小安守卫”的主要功能。系统能够从心理状态、行为风险、思维成长三大板块对未成年人进行多维度心理动态评估,支持现场谈话、文本录入、音频识别三种模式,以550字为单元进行语言逻辑分析,其中心理特点包括紧张程度、自我中心等心理稳定性指标,通过多维度的心理状态的适时分析,帮助法官在传统调查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更了解孩子心理状态,为针对性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而风险预警模块可结合文本自动生成四级风险预警,对负面心理、合理化思维等指标按1-4级进行科学分级,当单项或综合指标达到3级以上时,系统根据谈话内容生成针对性心理辅导建议,解决了传统心理量表以具备较强文字理解能力的成年人为主要适用对象的问题,更好适配未成年人司法领域特定需求。
思维成长模块则主要对孩子的逻辑推理、连贯表达等思维健康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协助家长、学校针对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儿童利益最大化提供技术支持,全面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为聚焦校园“安全岛”,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门头沟法院还联合区教委、区妇联、团区委、区网信办、区公安分局共同发布了《法护安全岛工作意见》,以“安身、安心、安网”三大场景为核心,以灯塔、安澜、避风、深潜、护岸、新帆、方舟等七项子计划为支撑,以五项配套机制为保障,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融合发力。
通讯员 樊仪 周梦珠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贺梦禹
校对/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