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开学季,许多学生通过招生考试迈入人生新阶段,今年19岁的李同学本该也是其中的一员。据媒体报道,李同学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今年4月18日通过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广东省残联”)选拔、推荐,报考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并被录取至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段时间后,他收到了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而8月30日开学报到时,校方相关工作人员在得知李同学是自闭症患者后,不为其办理入学手续。目前,该校已成立工作组开展核查处理。
此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学校确实向李同学发放了录取通知书,但该残疾人招生项目主要面向肢体残疾和言语残疾学生,面试时校方教师对李同学患有自闭症并不知情。因担心对学校正常学生造成影响,建议其找其他合适的学校就读。
该校的处理,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自闭症患者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不能将自闭症患者简单“拒之门外”。其二,学校没有条件接纳自闭症患者入学,也应该在招生时就明确告知报考者,而不是在录取之后取消录取资格。
据报道,李同学的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校方的审核、录取程序存在诸多疏漏,直至入学报到当天才通知学生和家长不予接收,使学生也错失了报读其他学校的机会。
通常,针对自闭症患者,需要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资,以及相应的办学条件。如果该校没有能力招自闭症学生,应该在招生时就提出,并严格审核申请者属于哪类残疾。如果这名同学在申请材料中,说明自己是自闭症患者,而学校通过审核并录取,但在办理入学手续时称校方不知情,这种做法并不合理。
退一步说,就是学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录取了这名同学,而在知情后拒绝为其办理入学手续,这也不妥。为保障残疾、自闭症等特殊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利,我国正在推进特殊学生“随班就读”,即让他们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这有利于让他们融入社会、自食其力。而且,也是对其他学生的公平价值观教育。
但在现实中,自闭症学生的处境比残疾学生更尴尬。家长希望他们能进普通学校,但普通学校以没有专门老师或者可能会影响其他学生为由拒绝;他们申请进招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又因不符合残疾条件而被拒之门外。这就让自闭症学生面临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非义务教育阶段失学的困境。
其实,之前就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我国应该为残疾、自闭症等特殊学生随班就读创造平等的教育环境,包括配备特殊教育教师、改造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对其他学生进行教育公平的教育、不要歧视并边缘化这些学生等。
回到这名自闭症学生身上,上技师学院学习技能,有助于他今后自食其力。技师学院以可能影响其他学生为由将其拒之门外,已经构成对其的伤害。如果学校确实存在现实困难,可向残联报告,协调解决这名同学的学业问题。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文/熊丙奇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