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近日组织起草《处方药网络零售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企业应当依法履行药品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完善药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合规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在药品采购、储存、销售、运输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所售药品来源合法、流通过程可追溯;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确保展示的药品信息真实、准确、合法,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药品说明书为准,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
一段时间以来,网售处方药呈现出诸多乱象,亟待针对性地强化治理。如部分平台为了扩大药品销量,默许“先买药后补处方”等违规操作。处方在网上“秒开”,背后乱象可想而知。此外,个别商家通过虚假宣传夸大药效,甚至将处方药包装成“神药”。有的利用“买赠促销”“积分兑换”等手段进行处方药销售。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凭处方购药”等规定,还会因用药指导缺失、药品来源不明,将消费者置于用药风险之中。这些乱象折射出网售渠道在处方审核、用药指导、质量追溯等环节存在漏洞。
处方药网售渠道十分特殊,传统的监管方式难以覆盖网售渠道。比如实体药店的处方审核由执业药师当面完成,用药指导可通过面对面交流实现。但在网售渠道中,处方审核需通过线上系统完成,用药指导则依赖文字、语音等间接方式,即使提供诊疗和用药指导服务的是智能工具,消费者也难以觉察。此外,网售平台涉及药品诊疗、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再加上药品包裹混杂在海量的电商包裹当中,隐蔽性极强。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必须针对网售渠道的特点,设计专属的监管规则。
这次起草《处方药网络零售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意在打造一个特制的专属规则。《指南》从企业主体责任、全流程质量控制、信息公示、处方审核等多个维度,构建了网售处方药的合规框架。期待《指南》征求意见稿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方共同出谋划策,共同为网售处方药打造一副“特制笼头”,最终对网售处方药乱象给予强有力的钳制。
在互联网诊疗日益普及、网购药品数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强化对网售处方药的监管势在必行。若放任网售处方药乱象蔓延,不仅会加剧药品安全风险,更可能损害公众对互联网医疗和药品网售方式的信任。量身定做行业规范并实施精准监管,既能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又能引导药品网售进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处方药网络零售合规指南》的出台,是药品监管的一次创新,有望为公众健康安全再次构筑一道坚固防线。
文/唐传艳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