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现场,西华大学体育学院啦啦操队同学携手四川各高校、专业团队志愿者,以街舞《缤纷之约》快闪登场,他们用一个个高难度动作点燃全场热情,将青春的力量透过镜头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这群年轻啦啦操队员在为大家献上完美表演的同时,也生动演绎了“为自己喝彩”的力量。
活力绽放:从惊艳世运到品牌共鸣
啦啦操始于19世纪末,如今已演变为融合舞蹈柔美、体操力量与音乐节奏为一体的综合运动。成立于2002年的西华大学啦啦操队,早已是中国高校啦啦操运动的标杆队伍,从北京奥运会到广州亚运会,从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到成都世运会,这支队伍始终以卓越的竞技水平,展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这份“为自己喝彩”的力量,也成为啦啦操与lululemon的共鸣点。9月8日,运动生活方式品牌lululemon最新发布的《穿Scuba,为自己喝彩吧》主题短片中,曾惊艳世运会的西华大学啦啦操队,与花样游泳世界冠军王柳懿、王芊懿共同出镜。
镜头记录下的是队员们在训练馆重复千百次托举后的精彩表现以及蓬勃朝气,让人们清晰地看见:“为自己喝彩”并非是轻飘飘的自我安慰,而是每一个从心出发的开始,是盛夏训练馆里汗湿的训练服,是崴脚后贴着膏药仍坚持完成合练的执着,是在平凡日子里朝着热爱不断靠近的成长……
短片里,王柳懿、王芊懿姐妹舒展的舞蹈动作与啦啦操队员充满力量的托举画面交织,两种不同运动的魅力在此碰撞,却都传递着同一种信念:真正的喝彩,源于对自我的接纳与肯定,源于在热爱里全力以赴的每一刻。
荣誉背后:从青春群像到自我认知
西华大学啦啦操队的诸多荣誉,藏在一个个鲜活的成长故事里,浸在日复一日的汗水里。
大三学生罗雨婷从舞蹈专业转练技巧啦啦操时,曾因害怕高空抛接整夜难眠,但在队友一次次的鼓励与配合下,她逐渐克服恐惧,如今已能在3米高空从容完成空中转体。“当我被底座队员稳稳接住的那一刻,突然懂了‘为自己喝彩’的意义——是承认自己的勇气,是看见每一次尝试的价值。”罗雨婷说,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成了她面对困难时的精神支撑。
内向腼腆的大二女生刘馨怡,曾是躲在队伍末尾的“小透明”。队友彭子杰发现她的优势后鼓励说:“你的转体特别美,要让大家看到。”在队友们的耐心指导下,刘馨怡慢慢打开自己的心扉,不仅动作越来越流畅,还主动提出队形调整的建议,“我不想认输,想要自己加一把油争一口气,就像在为自己喝彩。”她说。
底座队员彭子杰也是400米跨栏运动员,他把跨栏的爆发力与节奏感完美融入底座托举,手上磨出的层层茧子,是他对团队的承诺:“底座要给尖子十足的安全感,就像跨栏时要稳稳掌控每一步节奏,这是责任,也是热爱。”他常跟队友说:“赢的时候喝彩,是承认努力;输的时候喝彩,是接住自己。”
精神传承:从赛场拼搏到多彩生活
2024年世界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是这支队伍最难忘的战役。备战时正值成都盛夏,无空调的训练馆里,每天6到8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让队员们汗流浃背。学过舞蹈与田径的陈俊余是团队里的“气氛调节器”,她将舞蹈的柔美与田径的力量融合,训练累到极致时,总能笑着喊一句“再练一遍”,带动大家重拾干劲。
“每天都有队员晕倒,醒来喝口水又接着练。有人崴了脚、有人拉伤了腰,却没人主动提过放弃。”国家啦啦操集训队总教练、西华大学流行舞蹈系主任张讴回忆说,队员们白天抠细节、晚上复盘,连做梦都在记队形。比赛前一天彩排时,一位队友意外骨折,这让每个人都压力倍增。然而大家最终顶着压力精准完成了每一个动作,并获得亚军。
这块银牌让西华大学啦啦操队的队员们读懂了张讴常说的话:“广义的啦啦操,代表着团队协作与奉献的精神,既要为他人喝彩,更要为自己的生命和人生喝彩。”队员们彼此支撑、绝不放弃的坚持也让人们明白,“为自己喝彩”不必等到站在领奖台的那一刻,而是在每一次咬牙坚持、每一次突破自我时,都能对自己说一句“你很棒”。
就如同lululemon的Scuba 系列,柔软的材质、贴合的设计,随时随地给予身体支持与力量,成为每个人衣橱里的“啦啦队”。无论是西华学子在啦啦操赛场的坚守,还是lululemon传递的运动理念,都在证明:“为自己喝彩”是接纳不完美、坚持向前的勇气,是走向更好的自我不可或缺的历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