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探访“琉璃河遗址专题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01 20:01

“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于8月28日至11月28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展览呈现了琉璃河遗址历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80件(套),其中首次展出的文物113件(套)。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9月1日,中国著名考古学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在探展后表示,展览除了资料全外,还能让民众看得懂、有兴趣、受教育,是非常好的展览。

据了解,王巍与琉璃河遗址有着很深的渊源,展览中还展出有他1982年的墓葬发掘记录原件。1982年大学毕业后,王巍被分配到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他接到的第一个考古发掘项目,就是琉璃河遗址。那时,在王巍等考古人员负责清理的“1100号”车马坑里发现了葬马14匹,车5辆,还首次清理出插在车上的伞盖。而对王巍意义更大的发现,是发掘了“1193号”大墓,其中出土的两件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周王册封召公为燕侯的内容,通过考古实物史料,印证了文献记载中西周初年的“封邦建国”。

在探馆过程中,王巍仔细观看了展览的各个介绍及文物。无论是粒子特效投影的青铜面具,还是可以通过触摸屏全方位展示的伯矩鬲,处处扫码就可了解更多知识的“科普小贴士”都让他赞不绝口。

“展览将迄今为止发掘出土的主要文物都集中在一起进行展出,这是非常难得的,可见大家对琉璃河遗址有很深的情怀,也都非常支持琉璃河遗址申遗。”看展后,王巍表示,展览展出的内容非常全,也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变得十分亲民。

在王巍看来,好的展览就需要一些辅助图画,让小学生都能看得懂。“一个青铜器单纯摆在那里虽然也很了不起,但通过触摸屏,让大家可以近距离地去全方位的看,这种方式非常值得鼓励。能让人通俗易懂、有兴趣、受教育的展览就是好展览。”王巍说道。

摄影/王占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首博开幕 113件文物首次展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8
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建设有新进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8
五名洋学生琉璃河遗址学考古
北京青年报 2025-07-17
感受中国考古魅力 国际学生“拜师”琉璃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5
琉璃河西周燕都考古首次发现内城外城双重结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28
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公布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入选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16
青春晴雨表|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王晶: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31
琉璃河遗址考古暑期国际学校今日开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