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以“文化馆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北京市2025第三届文化馆服务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大兴区文化馆举行。随着宣传月的启动,2743场文化活动将丰富北京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共同点亮首都的文化星空。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北京市文化馆与大兴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将联动全市17个区级馆、343个街道(乡镇)级综合文化中心及全民艺术普及示范点,集中推出438项、2743场文化惠民活动。
据了解,本次服务宣传月以“歌唱北京”“舞动北京”“戏聚北京”“艺韵北京”“影像北京”“阅读北京”六大品牌活动为引领,串联起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文化服务全域覆盖、全民共享。
作为活动主会场,大兴区文化馆联合亦花园创意产业园、北京市曲剧团等机构,策划300余场特色活动,“唱响新大兴”原创歌曲大赛点燃全民创作热情,“一街一品”“一周一品”文化大集汇聚市井烟火气,非遗市集与群星奖优秀节目展演轮番登场,以开放多元的文化生态激活区域活力。活动现场同步设置文化馆发展历程展、非遗互动市集等打卡点,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让市民沉浸式感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魅力。
全民艺术普及的深耕,离不开专业力量的引领。启动仪式上,原北京舞蹈学院院长李续、国家大剧院原副院长赵铁春、著名军旅曲艺家唐文光等7位业界大咖受聘为“全民艺术普及专家顾问”,为首都公共文化事业注入专业动能。
启动仪式后,北京市“群星奖”优秀节目巡演精彩上演,广场舞串烧《四季画京城》《都是一家人》《吉祥四季》展现群众舞蹈活力;群口快板《小雨燕游学记》讲述少年成长故事;舞蹈《保温杯》传递邻里温情;器乐演奏《鼓韵三合》奏响京津冀文化交融之声。
群星奖是我国群众文艺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近期,北京市6个门类9个作品成功入围第二十届“群星奖”全国决赛。成绩的背后,是北京市文化馆系统年均1.6万场群众文化活动的滋养,是“歌唱北京”“舞动北京”等五大品牌矩阵的持续深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刘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