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晚上至28日晚上,北京密云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刘东带领同事,前往救援一线,连续转移并搜救被困群众。29日下午,刘东带队前往现场执行其他任务,在行车间隙,他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讲述了密云遭遇水灾期间自己忙碌的两天两夜。
暴雨红色预警之后 消防人员连夜处置警情
7月26日晚上,京城北部地区遭遇强降雨,局地特大暴雨,密云、怀柔、延庆等地都升级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这也是今年入汛以来北京首次拉响区域暴雨“红警”。对北京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刘东来说,这也是他最为忙碌的一天。
“26日晚上8点开始,第一起警情到来,随后陆续接到更多的报警求助,我们迅速开始了救援行动。”刘东说,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警后,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将全体成员召回,分区域划片行动起来。“我们分成六个片区,每个片区都由党委成员带队,我负责石城镇附近。”
27日凌晨时分,接到捧河湾景区的捧河岩村村民求助,雨水越来越大,有人员被困。与此同时,四合堂村等也传出求助信息。
刘东和作战训练科科长展武林商议之后,分析当时雨量较大,不少道路被冲毁,决定由业务能力过硬的展武林作为前突人员向里推进,并由他协调钩机、铲车等机械前往救援。
27日9时许,还未来得及合眼的刘东接到高家岭村有人被困的消息,于是立即带人前往现场救援。展武林等人则继续向四合堂附近的受灾区域推进并搜救。
“从村委会负责人处得知,晚上降雨较多,水势较大,为防止出现更大险情,村里7名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及时转移。”刘东说,随后他得知,东湾子村也有15名人员需要转移。“老人行动不便,高家岭村出村的桥上,被冲上来很多杂物,我们就采取背扶和担架抬运的方式,沿着一条小路逐一将人转移出来。”
带消防员在积水中搜救 利用舟艇转移30人
让刘东心里比较踏实的是,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紧急调派了顺义消防救援支队的30名消防救援人员,他们及时赶到,参与了这次人员转移工作。
在转移东湾子村的被困村民时,因为水流较大,刘东协调了当地保水大队的船艇协助,经历一番忙碌,成功将人安全转移出来。此时,已经是27日12时30分许。当天刘东带队共转移了110人,截至晚上11时许,他和队员才有了休息时间。
“将人转移之后,我们还需要进行排查,看村子里面还有没有需要转移的人员,防止遗漏。”刘东说。
28日,太师屯镇因为降雨量较大,出现了险情——人员被困,急需转移。于是,刘东和经开区的支援队伍共20多人迅速携带舟艇前往现场。
“主街上都是水,水流较急,我们用铲车携带舟艇,前往积水较多处搜救。”刘东说,太师屯镇葡萄园村积水严重,“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里积水越来越深,老人趴在窗户跟前等待救援,幸亏我们及时赶到,将其救出。”
积水浑浊,对泡在水里的人来说,体感较凉,时间一长人有失温危险。刘东和队员们在村里搜索,寻找需要转移的其他人员。截至28日12时许,刘东带领的两个救援小组利用舟艇共转移出30名被困群众。
下午,刘东和队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搜救工作,一直忙碌到晚上7时许才告一段落。
“一直在忙碌之中,很难记住每一名求助者,我只知道带领消防员用尽全力搜救,争取将找到的每一个人都转移出来。”刘东说,汛情发生后,他和同事们见到了特勤支队以及丰台、顺义、经开区等支队的增援队伍,大家齐心协力参与人员转移与搜救工作,令人难忘。
全市接报涉汛警情513起 北京消防营救转移4409人
据北京消防救援总队统计,7月26日以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涉汛警情513起(主要为人员涉水被困、车辆涉水被困、抽水排涝等),成立密云、怀柔、平谷3个前沿指挥部靠前指挥,调集12个支队、1816名指战员、166部消防车、62艘舟艇,赶赴现场救援,连续奋战60余小时,各消防救援支队预备力量随时增援。截至7月29日12时,已营救转移4409名群众。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贺梦禹
校对/李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