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申遗一周年 | 天宫藻井冰箱贴上新 联动浑天仪打造微缩“穹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7 13:37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作为15处遗产点之一的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用一款充满巧思的文创产品,交出了文物点位活化利用的亮眼答卷——升级版“问鼎穹隆”天宫藻井冰箱贴。这背后,是先农坛借力世界遗产身份,通过创新IP授权机制激活文创开发、推动核心建筑庆成宫历史性开放(新增开放面积2万平方米)、实现年游客量从“十万级”跃升至“百万级”的系列突破。昔日深藏的古建遗产,正通过可带走的精巧文创与可步入的活化空间,蝶变为连接古今、惠及公众的“城市会客厅”,彰显了中轴线申遗成功后文物活化利用的蓬勃生机与创新路径。

顶流冰箱贴上新 “穹隆”浓缩于掌心

“妈妈快看!那是个能自由转动的小浑天仪!”在先农坛文创店门口的展示架上,一款能自由转动、在“天宫藻井”与“浑天仪”形态间巧妙切换的升级版冰箱贴——“问鼎穹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冰箱贴由5个同心环嵌套而成,每个环都可沿横轴或纵轴自由旋转。底座4座天王力士像稳稳托举,仿佛托起整片天宫银河;地平圈环绕着四象28星宿,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纹样在光线下流转;从内到外,黄道环、赤道环、二分环、二至环、天球星空依次排列,环中还点缀着藻井楼宇建筑的微缩剪影。这些藻井楼宇建筑的朝向也是暗藏巧思——与1.0版冰箱贴朝着中心聚拢不同,2.0版新款的楼宇方向是向外发散,既贴合天宫藻井的原始形态,又有万物发展的含义。

更妙的是其“一器两形”的设计,当5个圆环在同一水平面静止时,是复刻自隆福寺的天宫藻井,层叠结构再现古建穹顶的精妙;当圆环沿横轴、纵轴自由旋转时,便组合成球形立体结构,活脱脱一个微缩版浑天仪,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浓缩于掌心。

而且,冰箱贴还特别设计了VR语音讲解。扫描外包装二维码进入VR模式后,对准冰箱贴一扫,详细的拆解结构图便会在手机屏幕上展开,配合一分多钟的细节解说,即便是各环的天文寓意、藻井的细节构造等复杂知识,也能让人轻松理解。

设计师胡游将这款冰箱贴定义为“古代天文观的具象化表达”。他解释,天宫藻井的同心圆造型本就是古人对穹隆宇宙的认知载体,而顶部1400多颗星星组成的星宿图,更是凝结了古人对天象、世界观、宇宙观的思考。“它既是2000年前张衡浑天仪天文智慧的延续,又能呼应如今国家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升级款天宫藻井冰箱贴上市便受到大量游客关注

文创赋能文物 IP授权成就破圈顶流

天宫藻井冰箱贴的“顶流”之路,始于中轴线申遗带来的文化热度,更源于先农坛在文创开发上的机制革新。

去年4月,1.0版天宫藻井冰箱贴一经推出便火出圈。其以层叠结构还原天宫藻井的设计,让游客能把“古建穹顶”带回家。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这款冰箱贴总销量已突破19万件,销售额超3000万元,占古建馆所有文创品销售额的三分之二。

而这份成绩的背后,正是先农坛借力中轴线申遗成功,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的缩影。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和世界遗产点,先农坛在“系统性整体性保护”的框架下,迎来了文创发展的新契机。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介绍,“通过IP授权,我们让真正懂设计、有创意、具备敏锐市场嗅觉的社会团队参与开发。这种新模式激活了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从去年2月开设首家文创店至今,古建馆内已开辟4个文创空间,合作公司开发了300多款产品,总销量突破51万件。“看文物、集盖章、买文创”成为年轻游客打卡先农坛的标配流程。

一款出圈的文创产品,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成为传播中轴线文化、吸引公众关注遗产的桥梁,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

中轴线申遗带动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利用

中轴线申遗带来的改变,不止于文创产品的热销,更体现在先农坛物理空间的重生与功能的拓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500余岁的庆成宫。这座先农坛内建筑等级最高的宫殿,曾长期被多家单位占用,深陷大杂院的重围。

“作为中轴线南端东西对称格局的重要一环,若等级最高的庆成宫不完整开放,整个先农坛区域乃至中轴线的对称性都将受损。”薛俭认为庆成宫的开放是至关重要的。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带动下,庆成宫建筑群的腾退和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于去年12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至此,自去年4月神仓开放至年底庆成宫开放,先农坛的开放面积已由6万平方米大幅增加至8万平方米。焕然一新的古建筑群,尤其是庆成宫,迅速成为市民游客竞相打卡的新地标。开放以来,这里已举办研学、展演、音乐会等多种活动,昔日被占用的历史场景一去不返。

近一年来,先农坛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较申遗前年均十几万人次的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今年6月,位于西城区天桥地区的育才学校新址全面竣工,即将投入使用。随着学校新址启用、现址完成腾退,先农坛内坛的历史格局将进一步得到恢复。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带动下,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利用工作持续推进,今年东城区的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孚王府等文物腾退项目相继启动签约,那王府等已实现预约开放;位于西城区的北新华街近现代建筑已完成全部住户腾退,醇亲王府南府等腾退项目启动签约,进一步推动老城整体保护。

对话 | 揭秘天宫藻井冰箱贴背后的文化底蕴

对话人:设计师胡游

设计师胡游介绍升级款天宫藻井冰箱贴

北青报记者:“问鼎穹隆”这个名字很有深意,能为我们解读一下吗?

胡游:这个名字确实蕴含了双关。“鼎”指的是托举藻井圆环的四个天王力士像,他们如同鼎足般稳固支撑;“隆”则直接点明了天宫藻井的“出身”——它原本位于隆福寺。这个名字一看,大家就能联想到藻井的渊源。

北青报记者:2.0版冰箱贴据说还弥补了1.0版的一个“遗憾”?

胡游:是的。现在博物馆展出的天宫藻井本体是5层结构,但它历史上原本是6层,在多次拆修中仅保留下来5层。我们初版冰箱贴是按现存5层设计的。后来有文博爱好者指出了这个差异。这次升级,我们特别设计了6层结构,虽然最外层(作为底座的一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藻井层,但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在视觉上更贴近藻井最初的形态,也算弥补初版造型的遗憾,圆了大家对“完整形态”的期待。

北青报记者:将藻井和浑天仪结合的设计灵感是如何产生的?

胡游:想法其实是今年年初做梦时梦到的,这可能跟我从小对天文的兴趣有关。我小时候就总琢磨古人怎么观测星空,浑天仪的造型早就印在脑海里了。而且藻井的同心圆环结构与浑天仪的环圈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许在潜意识里就想到过将它们融合。有了想法后,我立刻去古天文台和郭守敬纪念馆考察,深入研究浑天仪的具体构造,不到一个星期就画好了冰箱贴的设计草图。

北青报记者:设计这样一款爆款的升级版,会有压力吗?

胡游:压力肯定有,但我更看重的是设计本身。在我心里,它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有诚意的设计。我最在意的是对得起受众,做好品控,有问题积极解决。至于它爆不爆,顺其自然吧。更让我感动的是,社交平台上好多人发视频分享,有人对着光拍星宿的纹路,有人演示从藻井变浑天仪的过程,还说“看得到设计里的心思”。这说明大家不是单纯买个冰箱贴,而是真的认可里面的文化价值,这比销量更让人开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晓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小嘉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视点|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 先农坛庆成宫免费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7
中轴线申遗一周年 | 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7
中轴线申遗一周年 | 少年讲解团让中轴线故事“声”入人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7
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明日将免费开放一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6
今日社评 | 让北京中轴线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5
小小冰箱贴传递的情绪价值
经济日报 2025-06-01
天坛四季冰箱贴、中轴线木雕灯 北京网红文创亮相深圳文博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3
文创物语|天花板中的天花板美在哪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