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将配齐“中轴线专属”世界文化遗产标志,中轴线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活动升级,“文创”新成果讲好中轴故事……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之际,一系列好消息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主会场活动上传出。
原创童声合唱《北京中轴线》在钟鼓楼下响起,拉开主会场活动序幕。宁夏西夏陵等世界遗产地代表、中轴线各遗产点代表、国内外专家学者、大中小学学生、中轴线遗产保护监督员等,欢聚一堂。中轴线北端和南端,钟鼓楼和永定门的“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碑”同时揭幕。总长7.8公里的中轴线上,15处构成要素将陆续完成“中轴线专属”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牌安装,不断加强“古都脊梁”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故宫、天坛、万宁桥等今后将有世界遗产“双认证”。
中轴线的“朋友圈”也将扩大。2025年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活动启动,首批志愿者收到邀请函。该活动计划招募1000名志愿者,加入中轴线遗产保护队伍,参与遗产监测巡查、绘制文化地图、制作遗产影像等工作,共同守护壮美中轴。
“近年来,中轴线遗产监测公众参与项目、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等活动,让公众在与中轴线‘亲密接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清华大学教授吕舟说,随着申遗成功,相关活动进一步升级,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专业支撑、全民参与的遗产保护新机制。
还有一批新成果发布。《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启动发行,中国邮政公司向首都博物馆捐赠001号特种邮票。这是中轴线成为世界遗产后首次发布的特种邮票,1套共5枚,呈现了钟鼓楼、景山、故宫、天安门、正阳门、永定门等多处遗产点位,展现中轴线建筑之美。《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丛书首发,内容涵盖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以及数百幅遗产点建筑测绘图。
中轴线沿线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位于先农坛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推出了北京中轴线主题文创产品,“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巡展走进故宫,东城区在永定门南广场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艺展示活动,西城区启动中轴探访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
记者 李祺瑶 武亦彬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