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 | 当九品背锅侠成为外卖骑手
北京青年报 2025-07-25 08:01

17个月之后,面对安史之乱,已被流放岭南种荔枝的李善德将会回想起,他成为荔枝使的那个并不遥远的下午。那天上午,“长漂”18年的九品芝麻官李善德终于凑够首付、办完贷款,成为有房的长安一代。那天下午,他回到衙门就被通知,自己成了圣人钦点的荔枝使,负责荔枝煎的采买。李善德以为这是勤恳一生终得回报,但事实上却是老实人终成“背锅侠”,因为圣上要的根本不是荔枝煎,而是指定了发货地的荔枝鲜。长安与岭南,两地相距五千里,而鲜荔枝三日变味,没有冷链与高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长安的荔枝》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底层小官吏的憋屈故事。李善德的老实人性格和明算科出身的精算大师人设,让他成为这个任务的“天选之子”。

马伯庸所写的同名小说篇幅不过7万字,故事里荔枝最终11天保鲜送抵长安,故事外整个写作过程也是在11天里一气呵成。小说取巧取小,没有旁支铺排,紧紧围绕“以基层办事员的角度去审视历史事件”这一思路展开,充分体现了作者见微知著的写作风格。这既是原著的最大特点,也是剧版《长安的荔枝》改编不成功的原因,在35集的长度里加入过多的权谋斗争和人物关系,背离了原著的底层视角。虽然李善德被即将超时的“订单”激发出了速度与激情,最终完成了“宫廷外卖”配送,但这既不是一个爽文故事,也不是一部喜剧,任何冗余的改编都将消解原著试图触摸历史纹路的努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版《长安的荔枝》上映了,它能完成好改编任务吗?

在长安做减法 在岭南做加法

接单以后,李善德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甚至即刻就开始考虑妻女的安排,幸好老友杜甫从中劝慰,既然圣上“下了单”,你作为“骑手”好歹去一趟,万一有办法呢?于是,李善德就带着万分之一的期待出发了。电影版《长安的荔枝》保留了原著的两大核心:一是倒计时叙事,二是算学大法。倒计时叙事,既符合类型片的叙事节奏,又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紧迫感。算学演示则是古代的人工智能,大量计算总有解法。但这两大特点在马伯庸的作品中并非特例,在《长安十二时辰》里我们就已经感受过“限时反恐”的紧张和大数据管理的气势。《长安的荔枝》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讲权谋斗争,只讲小吏的苦差。

不讲斗争不是没有斗争,而是李善德实在位卑官小,甚至不足以成为一枚真正意义上的棋子。原著中,高力士、鱼内侍和杨国忠的权谋之争也只是露出冰山一角,在李善德带回具体可行的方案之后,各方才觉得此事或有可图,于是各取所需。电影《长安的荔枝》首先在人物关系上做了减法,三方制衡变成了鱼内侍和杨国忠的两派之争,李善德的友人也去掉了官场达人韩洄,只保留了职场新人杜甫。在尽量克制的前提下,让李善德背后的天罗地网提前展开。

如果说长安城里的斗争只是嘴上功夫和文字游戏,那么李善德一路南下则是实实在在地用脚规划路线,正是一路上的观察与分析让他再次感受到了算学的魅力,行与不行可以通过试验与计算来分析。然而,李善德虽然有心破解,地方官员却并不想和空降的荔枝使“拼单”,于是胡商苏谅才成了荔枝转运法的天使投资人。这是电影版在人物关系上做的第二个重要改动,在长安做减法,在岭南做加法,将苏谅改成需要通过事业来证明自己的富二代,并为苏谅和林邑奴各自设置了倾其所有助力李善德的高光时刻,让友谊成为影片后半程的重要情感动力。

俯视是权力之眼 旁观是悲悯之眼

人物关系之外,电影改编的另一难点是转运法的影像表达。转运法是在保鲜器皿、保鲜方法、交通条件,以及荔枝下树形态的不断调整组合中生成的,除了室内部分的推演与数据网格的可视化,外景如何展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影改编的成败。从骑马南下到疾驰归来,俯视和旁观是影片的两种重要视角。航拍技术的发展让全景俯视成为许多影片交代空间环境的首选视角,但这种逐渐成为“惯例”的拍法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全知之眼到底属于谁?电影与可以轻松切换视角的游戏不同,本质上是一种自限性艺术。

电影《长安的荔枝》虽然也使用了大量航拍俯视镜头,但其目的正在于让观众形成一种辽阔的地图感,幅员辽阔和人力不及在此形成冲突。也就是说,这里的俯视既是观众的全知视角,同时也意味着自上而下的权力之眼,跑通就赢,跑输就死。

除此之外,影片还特别设计了“路人视角”,用旁观李善德疾驰而去的镜头,形成一种倒置的观察。表面上是没有出镜的“路人”在看匆匆赶路不知为何的李善德,实际上却是李善德由此看清了民不聊生与皇权富贵间的真实算法。旁观视角既是行动之眼,也是李善德的悲悯之眼。

订货量增至20倍 配送费百姓买单

真正的转折也在这里,过去李善德只知道失败了要死,现在才知道成功了也要死。困在算法里的除了荔枝,还有自己和天下百姓。李善德精通算学埋头苦干才得出了荔枝转运法,但最后却发现自己还是没有答对两道题:一是这一单究竟要送多少荔枝;二是“配送费”到底怎么算。

按圣人的“订单”10丛荔枝即可,但右相表示贵妃吃了,她的姐妹也得吃,于是加到30丛,再加上各级官吏怕出错层层加码,最终追加至两百丛。这导致阿僮的荔枝园被砍得面目全非。苏谅愿与朝廷合作运送荔枝,他挣钱,朝廷还省钱。但右相表示这格局太小,并另有安排:一边延迟给驿站发工资,一边让驿站附近的农户接受摊派,最后总计收入56720贯,扣除转运费31020贯,配送费最终盈余25700贯。

李善德只是九品小吏,即使在妻子的支持下,和右相当面算清了账目,也无济于事。但李善德的无能为力恰恰是电影版的合格之处。

荔枝也好贵妃也罢 都是被放大的符号

既然李善德够不到权谋,影片便把他的卑微与努力拍成了悲壮,让他成为历尽艰险最终归来的唯一一骑。在最后一小时里,李善德的骑行队伍遭遇了鱼内侍安排的暗杀,惊心动魄的悬崖追击,不禁让人想到《封神》大战,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生死时速不是为了什么宗法秩序天下大义,以命相搏也不过是为了送几坛荔枝。对庙堂党争来说,一盘荔枝其实可有可无;但对李善德来说,抵达长安的每一颗果子都人命关天。所以在故事的最后,我们先看到的是孤勇者李善德的悲凉,然后才是“一骑红尘妃子笑”。

李善德一路白了头,两百丛荔枝最终也只剩下小小一盘。跟随“荔枝视角”,镜头来到宫廷之上。有趣的是,如此大费周章为博美人一笑,最后却并没让贵妃完全露脸。荔枝是为贵妃而送,但贵妃是谁其实也并不重要。荔枝也好贵妃也罢,不过是封建皇权系统中被无限放大的符号。正是贵妃全貌的缺席完成了这单“宫廷外卖”的签收——下单的和签收的,或许从来都不是哪个具体的人,而是吞噬一切的封建权力系统本身。

文/十八爷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长安的荔枝》发布“无人机系荔枝来”航拍实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7
人民艺起评:剧集市场热闹非凡,现实主义成为主要抓手
人民网 2025-07-27
《长安的荔枝》让大学教授看到“人生的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5
《长安的荔枝》“破局新生”视频回应观众观影热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2
《长安的荔枝》上映,马伯庸称赞电影比小说更加有情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8
今年暑期档电影票房破35亿 国产片类型多题材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8
《长安的荔枝》路演到西安 大鹏白客庄达菲孙阳付航欢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6
《长安的荔枝》提档至7月18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