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北京市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生态环境提升系列成果。近年来,石景山区全面推进美丽石景山建设,聚焦汽修、锅炉、工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深入实施“0.1微克”攻坚行动,成绩斐然。截至2025年6月底,石景山区绿色企业比率达63.3%,全市排名第一。上半年优良天数149天,优良天数比率82.3%,均位列中心城区第1。
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夏显东介绍,汽修产业在石景山区古城有一片聚集区,也是“创绿”关注重点区域。为此,石景山区政府、首钢集团联合成立古城汽修集群绩效升级工作专班,市交通委石景山运输管理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及古城街道协同推动古城汽修集群内汽修企业对标重污染绩效A级标准开展绩效升级,建立“责任包干、定期调度、共同推进”工作机制,树立石景山区创绿示范标杆。目前,全区25家企业进行改造,北京真浩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创成全市首家汽修绩效A级企业,4家升B,9家完成“一厂一策”治理。
锅炉单位创绿方面,茂华大厦项目成为全市首家100%新能源环保绩效A级锅炉单位,运行成本降30%,年减排二氧化碳87.86吨;北京高井热电厂余热回收项目预计10月底竣工,年增绿色热能195万吉焦,满足300万平方米供热,年减碳8.5 万吨。全区25家锅炉单位获评B级。在其他领域创绿方面,探索电厂、餐饮行业绿色绩效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餐饮行业的污染治理,石景山区结合“选址引导清单”引导餐饮企业向商业综合体等集中治理区域聚集,聚焦重点区域,联合技术单位深挖重复诉求点位根源,对中小型烧烤店实施“一店一策”改造,对商业综合体开展设备升级、排口优化等统一治理,实现餐饮投诉“降量提质”。
石景山区以12345市民热线餐饮油烟污染扰民问题线索为导向,集中力量攻坚重点点位,通过逐个击破、智慧管控、宣传引导,进一步强化预防和长效管理,推动餐饮油烟治理取得实效。2025年1—6月餐饮油烟类诉求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7.5%。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周超